ID: 24259987

河南省濮阳市范县濮城镇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0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4次 大小:7613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河南省,第一,答案,试卷,历史,次月
  • cover
2025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 一、单选题(共20分) 1. “第一次路上这块土地,记者惊讶地发现,除了是我国境内已发现的最早人类化石的故乡,它竟然还集中了另外两大世界级品牌资源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石林地质奇观和时横跨1亿多年的恐龙公墓……”这则新闻中说的“这块土地”是( ) A. 陕西 B. 浙江 C. 山东 D. 云南 2. 研究人类起源的最有价值的证据是 A. 神话 B. 化石 C. 传说 D. 书籍 3. 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用火烧烤食物、御寒、照明、驱兽。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 A. 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 B. 《韩非子》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 C. 《山海经》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 D. 历史研究学者的推测和论述文章 4. 《淮南子》记载尧治天下时,“其导万民也,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这表明我国原始农业( ) A. 生产环境恶劣 B. 开始精耕细作 C. 受到气候限制 D. 生产因地制宜 5. 神话或传说虽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信息,但不能等同于历史史实,历史史实则是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下列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 A. 半坡人会制造彩陶 B. 炎帝教民种植五谷 C. 黄帝建造宫室 D. 舜制定刑法 6. 山西陶寺遗址出土了蟠龙纹陶盘、石制工具、铃形小铜器、玉等多种与文明起源密切相关的文化遗存。这些遗存属于( ) A. 实物史料 B. 文献史料 C. 口述史料 D. 影像史料 7. 假如你研究华夏族主干的起源历史,准备选择实地考察,你首选的地方应该是 A 长江流域 B. 黄河流域 C. 青藏高原 D. 成都平原 8.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建造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的原始人类是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9. 距今约6300-4500年的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的部分墓葬中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百余件随葬物品,有的墓葬却一无所有;同时期的浙江良渚古城遗址的贵族墓地里,出土了玉琮、玉钺等精美的玉器,这和其他普通墓葬形成鲜明对比。这说明当时( ) A. 中华文明辉煌 B. 原始农业形成 C. 各地文明趋同 D. 社会分化出现 10. 如下图是坐落在浙江绍兴的大禹陵,为大禹建陵主要是纪念他 A. 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 治理水患,造福人类 C. 教人种植水稻 D. 发明养蚕缫丝技术 11. 如果把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炎黄、大禹的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 A. 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B.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D.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2. 下面是炎帝、黄帝、蚩尤三个部落发展演变的历程示意图,其中③④位置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 A. 黄帝部落、炎帝部落 B. 炎帝部落、黄帝部落 C. 华夏族、汉族 D. 炎黄部落联盟、华夏族 13. 传说记载:“神农耕而作陶。”该传说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 神农既会耕种又会制作陶器 B. 半坡氏族的人们能制作陶器 C. 半坡氏族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 D. 原始农业的发展促使原始手工业发展 14. 1953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对某地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约80个藏粟的窖穴,窖穴里残存了大量粟的化石,他们还发现有少量破碎的彩陶。据此推测他们可能是对哪一历史遗址的考古( ) A. 元谋人遗址 B. 山顶洞人遗址 C. 半坡遗址 D. 河姆渡遗址 15. 玉林市某中学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课题研究,有同学向大家介绍半坡人生活的情况。其中错误的是( ) A. 生活在黄河流域 B. 住半地穴式房屋 C. 种植粮食作物水稻 D. 使用磨制石器生产 16. 史实是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下列选项中属于史论的是( ) A. 半坡遗址中发掘出炭化粟粒 B. 良渚古城遗址中发掘出玉琮、玉钺 C. 陶寺古城遗址中发掘出彩绘龙纹陶盘 D. 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