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 ———杨绛 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写生活体验,试着表达自己的看法。 有目的地阅读 你玩过竹节人吗? 字词识记 风靡 豁开 叉腿 疙瘩 卡住 冰棍 一绺 俨然 橡皮 雕刻 盔甲 咚锵 攒着 跺脚 起哄 颓然 显赫 沮丧 趴着 抽屉 mǐ chǎ ɡē ɡùn yǎn liǔ dɑ qiǎ huō diāo kuī qiānɡ cuán duò hònɡ hè jǔ xiànɡ tuí tì sànɡ pā 金箍棒 窦尔敦 偃月刀 悻悻然 ɡū dòu yǎn dūn xìnɡ 清代侠义公案小说《施公案全传》和《彭公案》、京剧《盗御马》和《连环套》中的豪侠,使用虎头双钩做自己的兵器。 威风凛凛 呆头呆脑 技高一筹 大步流星 咋咋呼呼 虎视眈眈 鏖战犹酣 别出心裁 暴露无遗 忘乎所以 心满意足 剑拔弩张 chóu lǐn zhā dān áo cái 疙 不要多写一横。 颓 “衣”字最后一笔变成了点。 裁 “秃”字最后一笔变成了横折提。 同一篇文章,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如果给你以下任务,你会怎么读《竹节人》这篇文章? ◇ 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 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阅读任务 阅读任务一: 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材料 工具 制作步骤 动作 具体玩法 要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应该关注哪些内容? 哪些自然段和这些内容有关呢? 梳理课文主要内容,用小标题做划分。 玩竹节人 没收竹节人 偷玩竹节人 (3-4) (5-19) (20-22) (23-29) 做竹节人 这两部分内容讲了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迷竹节人 (1-2) 失竹节人 竹节人到底是怎么制作的呢?仔细阅读第3自然段,圈画关键词语,准备填写玩具制作指南。 竹节人制作指南 材料 毛笔杆、纳鞋底的线 工具 锯、钻孔工具 制作步骤 第一步 把毛笔杆锯成约一寸长的一截 第二步 在上面钻一对小眼 第三步 再锯八截短的竹节 第四步 用纳鞋底的线穿在一起 注意事项 锯的时候要小心笔杆崩裂 “纳鞋底的线”是什么样的线? 结实 结实 这么有趣的竹节人要怎么玩呢? 仔细阅读第8—19自然段,圈画关键词,补全竹节人的玩法。 嵌入裂缝 将鞋线 一松一紧 安装武器 取名号 两个竹节人玩对打 补全竹节人的玩法。 竹节人有哪些具体玩法?再读第8—19自然段,圈画出相应的动词。 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8 9 10 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破课桌,俨然一个剑拔弩张的古战场。 还有同学别出心裁,想技高一筹,给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 11 12 13 14 15 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为了完成第一个阅读任务,我们是怎样读这篇文章的? 阅读目的 写制作指南 教玩法 阅读方法 浏览圈画 阅读目的 关注内容 写制作指南 教玩法 第3—15自然段 有目的地阅读 阅 读 任 务 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