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60557

第十六章实践 设计安全用电科普活动+单元章末练习 课件(57页)+视频 沪科版(2024)物理 九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11-1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27次 大小:2751104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十六,九年级,物理,2024,科版,视频
    (课件网) 实践 设计安全用电科普活动+单元章末练习 第十六章 探究电路 (沪科版)九年级 全 01 课标解读 02 学习目标 03 激趣导入 04 知识回顾 05 新知探究 06 分析讨论 07 归纳总结 11 作业布置 10 课堂小结 09 章末练习 08 实验探究 课标解读 知道安全用电常识能分析触电原因,掌握“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原则及急救,通过“湿手碰开关”“待机不拔插头”等场景,明确危险行为及后果。用模拟人练“绝缘物挑电线—查呼吸—急救”流程,用模型学灭火器使用。识别生活中的用电隐患,用跨学科知识解释安全问题。 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认识安全用电的家庭与社会价值。 学习目标 1.了解家庭电路构成和连接情况,了解触电事故和电气火灾原因,知道安全用电常识; 2.从跨学科视角归类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总结生活用电的常见误区,进而设计安全用电的社区科普活动; 3.能将安全用电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有安全防范意识,有进行科学普及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激趣导入 家庭触电案例视频 为提高社区居民的用电安全意识,我们来设计一场与安全用电有关的科普活动。 知识回顾 1.造成用电不安全的主要因素是过载、短路和触电。 2.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引起的。 3.安全用电原则 (1)家庭电路的安装应当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 (2)要注意不要弄湿用电器;保护好用电器的绝缘体,不裸露电线。对于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其外壳要接地。 (3)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4)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 知识回顾 4.注意事项 (1)发现有人触电,不能直接去碰触电的人,应当赶快切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竹竿将电线挑开、使触电的人迅速脱离电源。 (2)若同时发生火灾,要先切断电源 ,绝不能带电泼水救火。 (3)家庭中易燃气体主要有 ①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少量乙烷、丁烷等; ②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丙烯、丁烷和丁烯; ③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氢气和烃类物质。 新知探究 一、活动方案 任务一:网络生活调研。通过网络收集、走访等方式调研家庭触电和电气火灾的典型事例,从跨学科视角归类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总结生活用电的常见误区。 1.家庭触电典型事例 典型事例 (1)深圳某工人在未接好地线的情况下操作设备,手部触碰裸露电线后触电身亡。 分析讨论 原因:经核查,设备因缺少接地保护,漏电电流无法导入大地,导致电流通过工人的身体形成回路,引起触电事故。 为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应确保地线正确连接,定期维护设备,进行安全培训,并安装保护装置。 (2)重庆两岁女童将金属钥匙插入插座孔,双手手指因触电严重受损被迫切除; 原因:①儿童好奇心强,安全意识薄弱 ②插座安全防护不足:事发时,家中插座可能为老旧“万能插座”或未安装新国标安全门。 分析讨论 ③应急处理不及时或不当事故发生后,如未能第一时间切断电源并进行急救,也会导致伤情加重。 ④家长监护和安全教育不到位家 长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孩子的危险行为,也未对家中插座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如安装插座保护盖、更换新国标插座),未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分析讨论 2.电气火灾的典型事例 (1)某小区住户在厨房用多个插排串联,同时开启电水壶、微波炉、电烤箱,插排因过载发热起火,整面墙被熏黑。 原因:选用线路或设备不合理、负载电流量超标、长期超负荷运行,都会引起线路过热,导致火灾 (2)浙江金华某出租房内,老旧手机充电器短路后引燃床上被褥,火势迅速蔓延,造成严重财产损失 。 分析讨论 原因:①充电器长期插在插座上,未及时拔掉,会持续发热,加速内部器件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