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课 领会科学思维 姓名:_____ 班级:_____ 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1.国务院办公厅2025年5月14日发布的《国务院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对于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新制定的法律法规,及时制定。对于立法条件还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试、探索积累经验的事项,依法及时作出授权决定或者改革决定。对于不适应改革发展要求的现行法律法规规定,及时进行修改完善或者依法予以废止。《国务院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的印发( ) ①运用科学思维规范法律体系完善程序 ②运用分析方法完善我国法律法规体系 ③运用综合方法规范法律体系完善程序 ④运用超前思维进行立法顶层设计谋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迅速发展,同时面临风险挑战。2024年8月29日,在四川成都举办的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上,《生成式人工智能行业自律倡议》正式发布。从保障数据和算法模型安全合规、促进内容生态建设等方面发出行业倡议,共同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行业健康发展。这些倡议( ) A.验证科学思维不盲目崇拜权威,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创新能力 B.说明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敢于突破客观规律的制约 C.反映该科学思维运行方式具有形象性,思维表达具有严谨性 D.体现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可预测该行业的发展趋势 3.2025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统筹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开放共享。由此可知( ) ①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②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③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④任何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5年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义务植树是全民行动,要一代接着一代干下去,要增强责任意识,创新参与方式,强化服务支撑,坚持“三绿”并举、“四库”联动,要更加注重“提质”“兴业”“利民”,“汇聚共建美丽中国的磅礴力量,让祖国大地更加绿意盎然、生机勃发”。材料说明( ) ①科学思维强调要从实际出发、符合认知规律、遵循逻辑要求 ②中国人民不断提高对美丽中国的认识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③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植树造林是美丽中国建设重要一环 ④基于人为事物的主观联系,义务植树要“提质”“兴业”“利民”相结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据《后汉书》记载: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然而,清代刘蓉在《习惯说》中指出:“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①刘蓉的判断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反映了科学思维的特征 ②在刘蓉看来,只要能够“事一室”,就能实现“扫除天下” ③在刘蓉看来,如果没有“以天下家国为”,必然是“一室之不治” ④刘蓉运用超前思维,以“不事一室”为根据,通过推理与想象进行预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为使祝融号火星车成功越冬,工程团队采取了转动太阳翼调整光照角度、减少每天工作项目和时长等措施,逐渐让火星车进入“休眠”模式,待温度提升时,再对火星车进行“唤醒”。从科学思维的角度看,这一做法体现了( ) ①正确的思维能够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目的 ②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③科学思维的目的是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④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争能动地反映认识对象 A.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