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质量监测 七 年 历 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下列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1.1929年学者裴文中发出了一封考古史上最有名且最短的电报:“顷得一头骨,极完整,颇似人。”后来这一头骨被证实是我国某古人类的化石,这一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郧县人 2.2024年是中国甲辰龙年。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就普遍流行着对龙的崇拜。下列出土于不同地区史前时期文化遗址中的龙形器物,共同印证了 A.中原地区较高的文明程度 B.玉器制造业的水平高超 C.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 D.黄河流域孕育早期国家 3.遗址遗迹为寻找人类生活的轨迹提供了重要的证据。下列遗址对研究中国古代早期国家的出现提供重要证据的是 4.在某文化遗址中,考古学者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出土了“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器”。依据这些考古发现可知,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位于 A.云南元谋 B.浙江河姆渡 C.陕西半坡 D.山东大汶口 5.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王族、功臣及古代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材料主要阐述了西周实行分封制的 A.原因 B.内容 C.时间 D.影响 6.“戎狄多居山间,车战难以施展,步兵作战灵活敏捷,故戎狄擅长步战。晋国吸收戎狄军事文化优势,逐步变车战为步战。”上述史料表明春秋时期的战争客观上促进了 A.政治变革 B.国家统一 C.思想解放 D.民族交融 7.“春秋一霸谢幕去,战国三雄傲世立。风云际会龙虎斗,华夏进入战国期。”这首历史歌谣中的“春秋一霸谢幕去,战国三雄傲世立”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三家分晋 B.晋文公称霸 C.田氏代齐 D.尊王攘夷 8.考古发现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是我国青铜文明时期的代表性文物,其中能够见证我国四川广汉三星堆独特的青铜文化的是 七年历史试卷 第 1 页共4页 9.诗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展示了我国天文历法方面的一项重大成就,人们最早可以用到这一成就是在 A.商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10.右侧是王晓勤同学制作的“秦灭六国过程简表”。请你判断表格中最后一项的国家是 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 灭韩 灭赵 灭魏 灭楚 灭燕 《庄子》记载,某日,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飞舞的蝴蝶,快乐得忘记了自己是谁,醒来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化为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化为了庄周。梦中化为蝴蝶的庄子有着一种逍遥的心态和“与万物为一”的境界。 12.李清照曾这样赞美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下列事件跟项羽有关的是 ①大泽乡起义 ②巨鹿之战 ③楚汉之争 ④建立张楚政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3.《经典咏流传第二季》中,由中国武警男声合唱团演唱的《无衣》,唱响了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尚武精神,“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这句古文出自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 A. “楚辞 B.《黄帝内经》 C.《诗经》 D.《离骚》 14.战国末期,楚国爱国诗人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的诗歌———楚辞”,把自然现象、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使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祖国和人民的热爱。这位爱国诗人的著名作品是 A.《离骚》 B.《论语》 C.《诗经》 D.《墨子》 15.秦始皇下令,拆除一切路障,统一车辆形制,规定所有车辆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秦始皇此举的目的在于 A.形式上整齐划一,外形美观 B.便于制作车辆 C.进一步传播文化 D.利于中央对全国各地的控制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4小题, 16题10分, 17题10分, 18题9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