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贵阳附中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 九年级物理 同学你好!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以下内容: 1.本考共8页,共5大题,满分9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一律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视为无效; 3.不能使用科学计算器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其中1-6题为单项选择题,第7题为多项选择题。 1. 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健康成年人体温是39℃ B.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 C. 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D.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10℃ 2. 如图所示的水银体温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测量体温的一种工具。下列关于体温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体温计在使用前需将水银甩下去 B. 体温计是利用水银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C. 图中体温计的示数为36.8 ℃ D. 体温计在读数时,不可以离开人体 3. 图所示的是一款3D打印笔立体绘画场景。将塑料条装入打印笔,接通电源后,塑料条受热由硬变软,最终变为液体并挤出。图中能表示塑料的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图像是( ) A. B. C. D. 4. 2025年2月7日,第九届亚冬会在哈尔滨开幕,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造雪机正在实施人工造雪。造雪机用高压空气使水形成细密的水流喷出,这些水流遇冷,会在落地之前快速成为雪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工造雪过程中,水不会蒸发,喷出的水与形成的雪质量相等 B. 水形成雪,经历了遇冷放热,发生凝华的过程 C. 松软的雪可以“吸音”,使雪后的赛场格外安静,这是在声源处减弱了噪声 D. 滑雪场地的气温低于0℃,即使没有人滑雪,场地积雪却会逐渐减少,是雪发生了升华 5.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经验积累和智慧结晶,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古诗词中涉及节气的物态变化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谷雨晴时春昼长,鹧鸪啼处百花香”,雨的形成是升华现象,此过程放热 B. “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此过程放热 C. “时逢秋暮露成霜,几份凝结几份阳”,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此过程放热 D. “节气今朝逢大雪,清晨瓦上雪微凝”,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此过程吸热 6. 放学的路上,小明在路边观看王师傅制作冰糖葫芦,发现其中蕴含了不少物理知识并加以总结,小明的总结正确的是( ) A. 熬糖做糖衣时,白糖熔化了,而铁锅没熔化,说明铁锅的熔点比白糖的熔点高 B. 制作冰糖葫芦的过程中,锅的上方有大量白气,这是水蒸气凝华现象 C. 在山楂上蘸上糖浆,糖浆变成固态的过程一定会放出热量 D. 做好的冰糖葫芦要存放在寒冷的室外,否则冰糖葫芦上的糖衣会汽化而消失 7. 如图是用相同加热装置对a、b、c三种物质加热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a、c质量相同。下列对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t1~t2时间内物质a的温度不变,内能增大 B. a的比热容大于c的比热容 C. 温度从T1升高到T2时,a物质吸收的热量比b多 D. 如果a、b是同种物质,b的质量大于a的质量 二、填空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8. 打火机中的丁烷气体是通过_____的方式进行液化,这样就可以便于储存和运输了。 9. 同学们爱吃的爆米花是通过如图所示的爆米花机制作出来的,玉米粒在密封的锅体内被炉火加热,这是通过_____的方法改变了玉米粒的内能;开盖瞬间,锅内高压气体迅速爆出,内能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玉米粒内的高压水蒸气对外做功,玉米粒膨胀,成了胖乎乎的爆米花。 10. 把凉的奶制品放入盛有热水的保温桶中,经过一段时间,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奶制品与热水的质量相同,则代表奶的温度变化图像的是_____(选填“甲”或“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