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第4课 李鸿章 慈禧太后夸他是“再造玄黄之人”; 老师曾国藩说他:“才大心细,劲气内敛”; 梁启超说他:“吾敬……之才,吾惜……之识,吾悲……之遇”; 近代著名史学家蒋廷黻认为他是“中国十九世纪最大的政治家”; 美国总统格兰特称他为当时世界上四大伟人之首,“东方俾斯麦”;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称他:“大清帝国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近代史学家唐德刚认为他“内悦昏君,外御列强”,是自有近代外交以来,中国出了“两个半”外交家的其中一个。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洋务运动 美、日侵略台湾 收复新疆 中法战争 一、洋务运动 (一)背景 19世纪50—60年代初的清政府面临怎样的内外局面? 内: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年) 外:列强侵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1860年)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 一、洋务运动 (二)目的 面对内忧外患,统治阶级怎么看?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 顽固派 地主阶级 洋务派 曾国藩:“将来师夷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李鸿章:“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文渊阁大学士倭仁:“窃闻立国之道,在人心不在技艺。天下之大,不患无才,何必师事夷人?” 奕 :“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 一、洋务运动 (三)概况 时间 目的 口号 代表人物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 “自强”“求富” 中央:恭亲王奕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一、洋务运动 (四)内容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从19世纪60年代起,以“自强”为口号,官办经营。 时间 创办者 企业名称 地位 1861年 曾国藩 1865年 李鸿章 1866年 左宗棠 安庆内军械所 “黄鹄号”复原模型图 安庆内军械所 1861年9月,在与太平天国的战争中,湘军攻陷太平天国的军事重镇安庆,曾国藩成立了安庆军械所,尝试学习西方技术,制造新式的枪炮弹药。因为军械所所需资金全靠湘军内部供应,产品全部供给湘军内部使用,技术力量完全来自中国国内,没有聘请任何西方顾问,因此得名“安庆内军械所”。1862年8月,安庆内军械所的科学家徐寿和华蘅芳合作,手工制成的中国第一台实用蒸汽机———黄鹄号”。 一、洋务运动 (四)内容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从19世纪60年代起,以“自强”为口号,官办经营。 时间 创办者 企业名称 地位 1861年 曾国藩 1865年 李鸿章 1866年 左宗棠 安庆内军械所 最早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炮厂炮房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最大 福州船政局 福州船政局 1866年由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是远东第一大船厂,设备最齐全的船舶制造厂,由铁厂、船厂和船政学堂三部分组成。所造各种船舶装备了福建水师全部,北洋水师的五分之二,南洋水师的三分之一。 最全 一、洋务运动 (四)内容 2.兴办近代新式教育: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创办时间 学堂名称 1862 京师同文馆 1863 上海广方言馆 1866 福州船政学堂 1880 天津水师学堂 1885 天津武备学堂 1876 福州电气学塾 1879 天津电报学堂 一、洋务运动 (四)内容 2.兴办近代新式教育: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第一批留美幼童 留美幼童代表人物: 詹天佑:著名的铁路工程师,“中国铁路之父”; 唐绍仪: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 唐国安:清华大学首任校长; 蔡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