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64130

2025-2026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答案)

日期:2025-11-0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4996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2026,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八年级
  • cover
2025-2026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1.在下面几种情况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 歼击机在空中飞行 B. 行驶中的火车 C. 水逐渐结成冰 D. 地球的公转 2.“常锻炼”、“勤洗手”、“要消毒”及“戴口罩”等措施可以有效防止病毒的传播。下列相关数据不符合实际的是(  ) A. “常锻炼”:初中生百米跑的速度约7m/s B. “勤洗手”:每次洗手时间应不少于20s C. “要消毒”:一张消毒湿巾厚度约为1cm D. “戴口罩”:一只医用口罩长度约为15cm 3.小宋同学自制小乐器,如图1。敲击不同长度金属管,能发出“do(1)”“re(2)”“mi(3)”“fa(4)”“sol(5)”“la(6)”“si(7)”。已知敲击金属管的长度越长,金属管振动频率越低。小宋同学演奏歌曲《财神到》中的“到”时,应敲击的金属管是(  ) A. a B. c C. e D. g 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C. “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 D. 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其振动频率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消除误差 B. 用被拉伸了的塑料尺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则测量结果偏大 C. 正确测得某一本书的长为2.570分米,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毫米 D. 长度测量时选择的测量工具的分度值越小越好 6.《吕氏春秋 察今》记载了刻舟求剑的故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文中对舟和剑运动状态的描述,所选的共同的参照物是(  ) A. 水面 B. 堤岸 C. 行舟 D. 落剑 7.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是(  ) A. 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 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C. 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D. 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 8.下列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A. 改变橡皮筋的粗细,再次拨动橡皮筋 B. 改变用力的大小,再次敲击音叉 C. 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再次拨动琴弦 D. 改变手指按住的气孔个数,再次吹笛子 9.水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是猎豹,每秒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是褐雨燕,每分钟能飞行3km。比较它们的速度,其结论是(  ) A. 旗鱼最小 B. 褐雨燕最小 C. 猎豹最小 D. 三者一样大 10.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象之间的“交谈”人都可以听见 B. 静谧的夜晚我们身边的狗有时突然耳朵一竖并转动几下,这可能是狗听到了人听不见的声音 C. 家人之间说悄悄话,身边的狗无动于衷,因为悄悄话狗听不见 D. 因为大象的听觉频率和狗的发声频率没有重叠区,所以狗的叫声大象永远也听不见 11.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所用时间为8s,平均速度为30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20m/s,则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30m/s B. 20m/s C. 25m/s D. 24m/s 12.小芳步行的部分信息如表,根据信息可推断此过程中小芳(  ) 距离:3000m 用时:45min 步数:4718 配速:15min/km A. 步长约为2m B. 每分钟步行15km C. 平均速度为4km/h D. 步行3km用时15min 13.以下例子中,不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A. 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 B. 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C. 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可以判断悬崖的距离 D. 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14.小明五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结果分别为18.49cm、18.51cm、18.10cm、18.5cm、18.51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测量明显有错误操作的是第四次 B. 第四次数据记录属于误差 C. 多次测量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