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64298

第1课 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5-11-2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129269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课,中国,政治制度,形成,发展,课件
  • cover
(课件网) 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教材 通 史 专题史 高一年级学习 (合格性考试) 选择历史科目的同学 高二年级学习 01 2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学习内容:政治生活 国家: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对内 职能 对外职能 职能 政治统治 社会治理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二单元 官吏选拔 第三单元 法律与文化 第五单元 货币赋税 第四单元-国家关系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2、时空范围 时: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 空:中国+西方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 中国 西方 制度形成与演变 历代变法与改革(第4课) 古代至近代政治制度演变(第2课) 古代(第1课) 近代至当代(第3课)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 中国 西方 制度形成与演变 历代变法与改革(第4课) 古代至近代政治制度演变(第2课) 古代(第1课) 近代至当代(第3课)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禅让制 世袭制 内外服制 分封制宗法制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重点: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 01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贵族政治 贵族政治:受宗族血缘关系影响明显的国家政治制度 (一)夏朝:开创世袭制 结合材料一理解: 从禅让制到世袭制,反映出哪些变化? 权力传承:传贤 → 传子 政权性质:公天下 → 家天下(前2070) 社会形态:原始公有制 → 奴隶私有制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礼记·礼运》 01 (二)商朝:内外服制 内服: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即王畿地区 外服: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或部落 思考:商朝为何实行内外服制度?根据材料及所学概括商朝政治制度特点? 材料:殷衰,诸侯或不至,殷兴,诸侯归之。 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 特点: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有限; 国家机构日趋完善。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贵族政治 分封制(权利的分配) 目的 拱卫王室,以藩屏周(巩固西周的统治) 内容 分封对象 诸侯义务 诸侯权利 同姓亲族(主体)、异性功臣、和先代贵族 镇守疆土、朝觐述职、缴纳贡赋、随从作战 世袭统治权,但不得转让与买卖 影响:a.积极: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有利于文化在黄河流域传播 b.消极: 诸侯具有世袭统治权,后期诸侯独立性强,为分裂割据创造条件 01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贵族政治 (三)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 宗法制(权利的继承) 特点:(1)分封对象多元化,同姓亲族是主体。(2)分布区域相对集中,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同姓亲族分布在战略要地和富庶地区。(3)诸侯国具有相对独立性。 重点探究1.比较商朝内外服制和西周分封制的异同。 商朝内外服制 西周贵族等级分封制 相同点 不同点 国家结构的体现,为巩固王朝的统治; 附属国、诸侯国的权利大,集权程度不高。 松散的联盟,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弱。 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更进一步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是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 (2018.4 浙江卷)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 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D 01 (三)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 (2)宗法制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贵族政治 宗法制是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在姬姓宗亲内,周王是大宗,诸侯是小宗。在诸侯国内诸侯是大宗,卿大夫是小宗。以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