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66692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024)3.在教室里认一认(课件)(共11张PPT)

日期:2025-11-2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61868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室里,11张,课件,一认,在教
  • cover
(课件网) 二、辨一辨 ——— 易混图形对比验证 教室里有一些 “看起来相似” 的图形,我们通过 “动手操作” 对比它们的不同特征,避免混淆: 1. 对比 1:长方形桌面 vs 正方形粉笔盒面 操作步骤: ① 拿出直尺,分别测量桌面和粉笔盒面的 “长” 和 “宽”; ② 记录数据:桌面(长 60cm,宽 40cm),粉笔盒面(长 8cm,宽 8cm); 特征区别: 长方形桌面:长≠宽,对边相等,邻边不相等; 正方形粉笔盒面:长 = 宽,4 条边全相等; 结论:正方形是 “特殊的长方形”,但长方形不一定是正方形,核心区别是 “邻边是否相等”。 2. 对比 2:圆柱形笔筒 vs 球形弹珠 操作步骤: ① 将笔筒和弹珠分别放在桌面上,轻轻推动; ② 观察滚动方向:笔筒只能沿 “圆形底面直径方向” 滚动,弹珠能向任意方向滚动; ③ 摸一摸表面:笔筒有 2 个平平的圆形底面,弹珠全是曲面,无平面; 特征区别: 圆柱:有 2 个平面 + 1 个曲面,滚动方向固定; 球:全是曲面,无平面,滚动方向任意; 结论:两者都能滚动,但滚动方式和表面特征完全不同,可通过 “是否有平面” 快速区分。 3. 对比 3:长方体课本 vs 薄型长方体练习本 操作步骤: ① 将课本和练习本叠放在一起,观察 “厚度” 差异(课本厚 2cm,练习本厚 0.5cm); ② 数一数两者的 “面”:都是 6 个面(上下、左右、前后); 特征共性: 无论厚度如何,两者都是长方体,都有 6 个平面,不能滚动,对边相等; 结论:“厚度” 不影响图形类型,只要符合 “6 个平面、对边相等、不能滚动”,就是长方体。 三、做一做 ——— 教室图形互动小任务 通过 “动手做” 加深对图形的理解,同时将图形知识与日常学习结合: 任务 1:“图形分类小助手” 材料:收集教室里的小物品(如铅笔盒、三角尺、笔筒、弹珠、课本); 任务要求: ① 按 “立体图形” 和 “平面图形” 分成两类; ② 立体图形再细分为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③ 每类物品旁贴一张便签,写上图形名称和关键特征(如 “圆柱类:笔筒,有 2 个圆形平面,横放能滚”); 示例分类: 立体图形:长方体(课本、铅笔盒)、正方体(粉笔盒)、圆柱(笔筒)、球(弹珠); 平面图形:三角形(三角尺)、长方形(便签纸)、圆形(瓶盖)。 任务 2:“图形拼组小创作” 材料:利用桌面物品(如课本、铅笔盒、笔筒、三角尺); 任务要求: ① 用至少 2 种立体 / 平面图形拼组一个 “小场景”(如 “书桌一角”); ② 说说拼组思路:“用课本(长方体)作‘桌子’,笔筒(圆柱)作‘台灯底座’,三角尺(三角形)作‘小旗帜’”; 创意示例: “迷你书房”:正方体粉笔盒作 “书柜”,长方体课本作 “书本”,圆形瓶盖作 “时钟”,放在长方形桌面(课桌)上,模拟书房场景。 任务 3:“图形特征问答赛” 规则:同桌两人一组,一人 “提问”,一人 “回答”,围绕教室物品的图形特征展开; 2024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3.在教室里认一认 数学游戏 a i T u j m i a N g 环节一 一(3)班 代表一年级 代表第3个班 我们班是几年级几班? 你们是怎么找到自己的教室的? 一年级有多少个班? 环节二 看看教室的前、后、左、右有什么。 环节三 谁愿意上台做一下自我介绍? 环节四 说说你的前、后、左、右都是谁。 返回 返回 返回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