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 单项选择题 1. (2024·高新区段考)文明成果是国家和地区重要的文化遗产。下列文明成果出自古代不同文明地区,突出体现了古代文明的 ( ) A. 传承性 B. 多元性 C. 交互性 D. 同一性 2. 研究古代印度的早期文明,我们可参考( ) A. 金字塔 B. 空中花园遗址 C. 楔形文字 D. 摩亨佐·达罗遗址 3. 玄奘《大唐西域记》有如下记录:“凡兹四姓,清浊殊流,婚娶通亲,飞伏异路,内外宗枝,姻媾不杂。”材料印证了古印度 ( ) A. 实行奴隶制度 B. 普遍信仰宗教 C. 文化灿烂辉煌 D. 存在种姓制度 4. 下列是四位同学表演“印度等级制度”课本剧时的台词。甲同学:我是祭司贵族,掌握神权。乙同学:我虽不是处于独尊地位,但我掌握国家行政和军事大权。丙同学:我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没有政治权利,必须以纳税形式供养第一、二等级。丁同学:我是被征服者,因贫困破产失去土地,从事低贱的职业。据此判断,扮演刹帝利等级的同学是( ) A. 甲同学 B. 乙同学 C. 丙同学 D. 丁同学 5. (2024·姑苏期中)随着列国时代国家的普遍诞生和发展而日益强大起来的刹帝利等级,不仅要求政治上的最高地位,而且要求打破婆罗门对宗教文化事业的垄断。体现这一潮流的是 ( ) A. 雅利安人入侵 B. 种姓制度确立 C. 佛教的兴起 D. 孔雀王朝建立 6. 佛教故事记载:有个首陀罗挑粪者叫尼提,他在路上遇到释迦牟尼时急忙躲开,但释迦牟尼主动去找尼提,让他跟自己出家修行。这个故事的核心是表明 ( ) A. 尼提受种姓观念的影响 B. 佛教只对低等种姓开放 C. 释迦牟尼同情低种姓者 D. 佛教强调“众生平等” 7. 下面示意图反映的是佛教的传播路线,其中A、B处的国家应该是 ( ) A. 锡兰、泰国 B. 中国、缅甸 C. 中国、日本 D. 柬埔寨、泰国 二、 非选择题 8. 种姓制度对印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让我们一起去进行深入的了解。(9分) [了解制度的形成] 材料一 种姓制度以统治阶层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各种姓依所居地区的不同而划分成许多次种姓,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的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如此层层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于整个南亚次大陆的社会体系。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印度社会划分不同种姓的主要依据。(3分) [认识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 以下是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某些规定:高级种姓的人不能从低级种姓的人手中接受任何食物和饮料,而高级种姓婆罗门所享用的食物,其他种姓的人都可以吃。 各种姓的人都有与自己的地位相对应的传统职业,并逐渐固定下来,父子世代相传。 每个种姓成员一般只能在本种姓内寻找配偶,各种姓之间原则上禁止通婚。违者将沦落为最卑下的贱民。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种姓制度的特点和实质。(3分) [反思制度的影响] 材料三 2018年2月14日,在新德里北部的斯瓦普纳加贫民区,人们发现19岁女孩阿莎·塞尼和她的21岁的丈夫尤盖什·库马尔遇害……凶手正是阿莎·塞尼的父亲苏拉吉·塞尼和叔父奥姆·普拉卡什。他们在被捕后理直气壮地对外界表示,他们是为了维护“家族和宗教的荣誉”而对自己的女儿(侄女)以及她的丈夫采取“荣誉处决”的,因为按照种姓的划分,尤盖什的种姓比阿莎低,他们结婚也就是犯了“逆婚”的教规。 (3) 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请你谈谈种姓制度对今天印度社会生活的影响。(3分) 第3课 古代印度 [核心知识梳理] 南亚次大陆 印度河 哈拉帕 摩亨佐·达罗 孔雀王朝 华氏城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世代相袭 贵贱分明 6 乔达摩·悉达多 众生平等 忍耐顺从 1 新疆 越南 锡兰 [课时达标精练] 1. B 2. D 3. D 4. B 5. C 6. D 7. C 8. (1) 主要依据:职业;所居地区;所居聚落。(3分) (2) 特点: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