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 2025-2026 学年 高一年级十月份阶段性测试 地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2025年3月30日,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六号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六号 A.发射前属于人造天体 B.进入预定轨道后所属的天体类型与火星相同 C.发射后属于自然天体 D.进入预定轨道后所属最低级别天体系统为地月系 2.在太空中运行的试验卫星 A.能量来源主要是地月引力 B.与地面间通信易受太阳耀斑干扰 C.附近的大气密度非常高 D.接收的太阳辐射量较地球表面少 下图为某学校学生制作的简易太阳活动观测装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用该装置可观测到的太阳活动类型是,它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A.耀斑;色球层 B.耀斑;光球层 C.太阳黑子;色球层 D.太阳黑子;光球层 4.关于太阳活动及对地球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活动强烈会影响地球上有线电通讯 B.太阳活动峰年地球上高纬度出现极光 C.太阳黑子和耀斑出现的周期约为11年 D.太阳活动峰年与谷年的时间间隔约为11年 2024年9月17日恰迷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赏满月”(又称望月)是节日期间的重要 民俗。完成下面小题。 5.根据月相的变化规律,在天气晴朗的夜空,2024年9月25日我们看到的月相最接近() 6.要在 2024年9月25日晴朗的天空用相机记录月相的完整运行轨迹,适宜选择的时间段是() A.清晨→正午 B.正午→日落 C.日落→子夜 D.子夜→清晨 地球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下图为科学家绘制的地球生命演化和大气中氧气含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 7~8题。 7.乙所处的地质时期() A.鱼类开始出现 B.恐龙从盛行至消失 C.灵长类动物出现 D.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 8.丙所处的地质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成煤期,主要是由于当时() ①蕨类植物繁盛 ②裸子植物极度兴盛 ③地壳运动剧烈 ④第四纪气候的变化 A.①④ B. 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23年10月,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团队提出了在月球表层熔岩洞穴内建造月球基地的设想。月球自转周期约为 27.3天,下图为该月球基地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与月球表面相比,在熔岩洞穴内建造月球基地的优势是() ①减少陨石危害 ②削弱风沙威胁 ③消除宇宙辐射 ④减少昼夜温差 A.①④ B. 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该月球基地储备的电能应至少能供应() A.5 天 B.15 天 C.25 天 D.30 天 11.下列现象与大气散射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①晴天天空多呈蔚蓝色 ②朝霞和晚霞往往呈红色 ③深秋晴天夜里多霜冻 ④雪后天晴阳光特别耀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气象上通常用气球把探空仪器带到高空进行温度、大气压力、湿度、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测量。下图示意某高空气象站,某年11月份释放的探空气球,从近地面上升至万米高空的漂移数据(图中坐标表示水平方位)。据此完成 12~13 题。 12.此次探空气球升空过程中的盛行风向先后为() A.东北风--东风 B.东北风--西风 C.西南风--东风 D.西南风--西风 13.此次探空气球在升空过程中方向变化主要是由于高空() A.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 B.地转偏向力减小 C.摩擦力减小 D.以上三力均减小 左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大棚草莓景观,右图为我国华北地区覆盖的地膜景观。据此完成14~15 题。 14.一般情况下,农业大棚一般采用无色透明的塑料薄膜覆盖,其主要作用是() A.增强太阳辐射,提高棚内温度 B.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棚内温度 C.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增强棚内温度 D.增大棚内昼夜温差,提高农作物品质 15.与南方不同,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通过进行地膜覆盖提高地温,其主要原理是() A.减少了地面辐射的散失 B.减少了大气逆辐射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①②③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