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历史期中质量检测卷 (满分:6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11.胡适创作的现代诗《兰花草》:“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响流泉。”他用口 学校年班姓名 语化的语言呈现诗歌内容,得益于新文化运动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A.提倡民主思想 B.抨击旧道德 C.主张男女平等 D.倡导白话文 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素养之一。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12.在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习近平高度评价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明确提出新时代发扬五四精神的重要要求, 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②割香港岛给英国 为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五四精神”的核心内涵是 () ③清政府脑燕白银4.5亿两 ④开放重庆为通商口岸 A.斗争主义 B.乐观主义 C.英雄主义 D.爱国主义 A.①②6 B.②①③④ C.⑧②①④ D.④①②③ 13.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 2.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1859年的《资政新篇》却主张 了曙光。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 () 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这一变化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五四运动的爆发 A,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B.挽救了太平天国危机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辛亥革命的胜利 C.适应了农民阶级需要 D.体现了时代发展湘流 14.“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使中国共产党得出 3.美国前副总统华菜士说:“左宗棠是近百年史上世界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勇武精神展现给俄罗斯人, 这一认识的重要事件是 给整个世界。”华菜士评述左宗棠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D.中共一大召开 A.洋务运动 B.收复台湾 C.镇南关大捷 D.收复新蛋 15.如图反映的主题是 4.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件,历史观点是人们对历史史实的看法和评价。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 的是 () A中国近代化早期探索 A.为改变正常贸易中的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 B.《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半岛南端给英国 C.无产阶级运动的发展 D.学生爱国运动持续高涨 五四运动浮后 共产党期组织创办的工人刊物 C.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丁汝昌在威海卫战役中壮烈殉国 二、非选择题(本题5小题,共45分) 5。甲午战败后,梁启超感叹:.“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在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犹不知痛 16.列强的一次次入侵,使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逐渐加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痒,未尝稍改其顽固需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酣睡之声,乃渐惊起”。桑启超认为甲午 材料一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在与英国的这次较量中,遭失败,于是被迫签订了我国 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是 ( 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A.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 B.刺激民众优患意识的产生 材料二1856年,《望厦条约》届满12年。美国在英、法的支持下,提出全面修改该条约的要求,被清政府拒 C.中国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高涨 绝。于是,西方列强决心对中国发动一场新的侵略战争。 6.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口号,这一口号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材料三1894年7月25日,日军以偷装清军运兵船为发端,不宣而战,挑起了蓄谋已久的甲午中日战争。从丰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清政府与列强的矛盾 岛海战到鸣绿江溃败,从大连陷落到旅顺屠城,从大东沟决战到威海卫北洋水师全军魔没,再到条约的签订,甲 C.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资本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