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7 爬天都峰 人教统编版 四年级上 新知导入 黄山 新知导入 天都峰是黄山第三主峰,高达1810米,直冲云霄,为黄山三大峰中最险峻者。因为四周雾气环绕,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所以被命名为“天都峰”。天都峰是鸟瞰黄山壮丽全景的理想之处,因此人们说,不登天都峰,等于一场空。峰内有仙人把洞门、鲫鱼背、天桥、百丈云梯等景点。 新知讲解 17 爬天都峰 读一读,说说自己从题目中获取了什么信息,有什么疑问? 他们最后爬上山顶了吗? …… 作者和谁去爬天都峰? 作者为什么要爬天都峰? 作者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新知讲解 石 级 发 颤 铁 链 攀 登 辫 子 鲫 鱼 笑呵呵 学习认读生字 jí chàn liàn pān biàn jì hē 学写生字 生字指导 初读感知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述了作者与家人前往天都峰,在登山途中遇到了另一位游客———一位老爷爷,两人互相鼓励,最终成功到达峰顶的故事。 合作探究 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写这件事的 尝试填写下面的表格。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假日里 黄山天都峰 我、爸爸、老爷爷 天都峰又高又陡,我害怕自己爬不上去 我和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爬山,过程中我手脚并用,奋力往上爬,最后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爬到了峰顶 爬上峰顶后,我和老爷爷拍照留恋并相互道谢 合作探究 再读课文主要内容,围绕主题“爬”梳理写作顺序 假日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在山脚下看到天都峰又高又陡 ,我担心爬不上去,后来遇到一位老爷爷,我们相互鼓励,一起爬山。爬山时我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最后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都顺利爬上了峰顶。在峰顶我和老爷爷拍照留念,并相互道谢。 爬山前 爬山时 爬山后 精读课文 齐读第二自然段,用“ ”标注出“我”最初看见天都峰时的情景描写,用“~”标记下内心的感受。 “我爬得上去吗?” “真叫人发颤” 犹豫、恐惧、退缩…… 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 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默读第三至七自然段,小组合作探讨并汇报: 精读课文 作者是如何将登山过程描绘清楚的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你也来爬天都峰?” “对,咱们一起爬吧!” 研读爬山前 对话 惊喜 钦佩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研读爬山时 动作 丰富的动作描绘则可以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学习第八至十自然段,读一读并思考:到达山顶后作者又是怎样描写周围环境和个人心情的呢? 精读课文 描写了山顶风景以及与父亲及老人的对话。 “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 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 我应该谢谢您!” 研读爬山后 对话 相互感谢 “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战胜天都峰艰险的勇气和信心。 对话 总结方法 写作时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主人公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写出来,就能把一件事写清楚了。 课堂练习 小练笔: 请你按照一定顺序写一写自己会做的一道菜/一项技能…… 课堂总结 写作中要按照一定逻辑顺序安排情节发展,并且细致入微地展现人物的心理变化、言谈举止是写好记叙文的关键所在。希望大家都能够在日常写作实践中加以运用! 板书设计 爬山前 爬山后 爬山中 心理、情景 对话 动作 对话 作业布置 课文67页,看图并发挥想象,任选一图,把图片的内容说清楚。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