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70526

2.2 空气受热上升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07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9次 大小:3915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空气,受热,上升,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空气受热上升 一、教学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观念:通过实验探究,明确“空气受热会上升”的科学事实,能结合生活实例解释该现象在抽油烟机、热气球等场景中的应用,建立初步的物质运动与能量关系认知。 2.科学思维:在提出“贴墙装抽油烟机能否吸油烟”等猜想、分析实验现象的过程中,培养基于证据推理、归纳总结的逻辑思维,学会从具体实验现象提炼普遍科学规律。 3.探究实践:独立完成“转动的纸蛇”“放飞塑料袋”实验,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提升动手操作与观察记录能力,能根据实验结果验证猜想。 4.态度责任:在自制孔明灯活动中,树立安全意识,感受科学源于并服务生活的价值,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纸蛇转动”“塑料袋升空”的现象,理解并总结“空气受热会上升”的科学规律,能联系生活实例解释该规律的应用。 2.教学难点:将实验中观察到的具体现象与“空气受热上升”的抽象原理建立关联,准确分析现象背后的科学原因。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抽油烟机与燃气灶的实物图或视频、蜡烛、细线、卡纸、轻薄透明塑料袋、吹风机、孔明灯制作材料、篝火、热气球、炊烟、线香的实景图或动图、安全提示卡片。 2.学生准备:每人1张卡纸、剪刀、1根细线、1个轻薄透明塑料袋、实验记录本。 四、教学过程 (一)问题与猜想(5分钟) 1.教师出示抽油烟机与燃气灶的实物图,提问:“大家每天看爸爸妈妈做饭时,有没有注意到抽油烟机都装在燃气灶的上方?如果把它贴在旁边的墙上,还能吸走油烟吗?”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如“贴墙可能吸不到,因为油烟往上飘”“说不定能吸到,离得也不远”)。 2.继续追问:“有同学提到油烟会往上飘,为什么会这样呢?结合生活经验想一想,可能和什么有关?”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若学生提到“热空气”,则顺势引出本课主题;若未提到,教师可提示“做饭时燃气灶会发热,油烟是热的,热的东西会不会有特殊的运动方向?”,引导学生提出“热空气可能会向上跑,所以抽油烟机装在上方更方便排油烟”的猜想。 (二)探究与结论(15分钟) 1.实验一:转动的纸蛇 教师先示范实验步骤:在卡纸上画螺旋状的蛇并剪下,用细线提起纸蛇,将其放在点燃的蜡烛上方(保持5-10厘米高度,避免烧到纸蛇),让学生观察纸蛇的变化。 学生分组操作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蜡烛使用安全(手不要靠近火焰),观察“纸蛇在火焰上方是否转动”“离开火焰上方后是否还转”,并将现象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 实验结束后,每组选1名代表分享观察结果(如“纸蛇在火焰上方会转圈,拿开就不转了”),教师提问:“为什么纸蛇只在火焰上方转?火焰给空气带来了什么变化?”引导学生思考“火焰加热了周围的空气,热空气带动纸蛇转动”。 2.实验二:放飞塑料袋 教师说明实验分工:每组2人撑开塑料袋口(朝下),1人用吹风机向袋内吹热风(持续10-15秒),吹满后关掉吹风机,松开塑料袋,其他人观察塑料袋的变化。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强调:吹风机用热风档,避免对人吹;松开塑料袋时要轻,观察“塑料袋是否鼓起来”“松开后是否会飘起来”。 学生分享现象(如“吹热风时塑料袋鼓得很大,松开后会慢慢往上飘,像小热气球”),教师追问:“塑料袋为什么会飘起来?里面装的热风和周围的冷空气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对比两次实验,发现“两次实验都有热空气,热空气会向上运动”。 教师总结:通过两个实验,我们可以确定“空气受热会上升”的规律,这也是油烟往上飘、抽油烟机装在上方的原因。 (三)反思与评价(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刚才的探究中,我们研究了哪些受热的空气?它们有什么共同特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