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案例—篮球课程 学习目标 1.运动能力:采用理论讲授、技术实训、战术推演、模拟裁判教学模式,竞赛情景模拟创新手段,实现篮球运动能力的全面提升,同时培养学生的运动思维能力和终身体育素养。2.健康行为:本课程以“技能提升+健康行为”为核心,通过分层训练构建学生运球、投篮、防守等技术,结合攻防转换、联防破解等动态情境,培养战术决策与团队协作能力。体能训练采用“基础-提升-应用”金字塔模式,强化灵敏性、爆发力和协调性,同步融入镜像训练等方法提升神经肌肉控制。课程规范科学锻炼流程(热身-监测-放松),通过角色轮换、道德情景教学强化责任意识与公平竞赛精神。最终结合社区篮球赛模拟及运动恢复指南,引导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意识,实现技能与健康行为协同发展。 3.体育品德:本课程以“体育精神塑造”为核心,通过竞赛情境模拟与团队挑战项目,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如逆境中坚持、失败后复盘)和主动参与的体育精神。融入“角色轮换制”与“责任分工机制”,强化团队协作意识与集体责任感,使学生在攻防配合、战术执行中理解个体与团队的共生关系。同步开展心理韧性训练,通过压力情境模拟(如关键球决策)提升抗压能力与情绪管理技巧,建立公平竞争意识与体育道德准则。结合社区体育实践(如组织校际联赛),引导学生将运动中的合作精神迁移到社会生活,形成积极适应、包容协作的综合素质,为终身体育发展奠定品德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 篮球理论学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移动,单手肩上传球,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接球跳起单手肩上投篮,交叉步持球突破,同侧步持球突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篮球战术的盯人防守,结合所学技战术介绍有关竞赛规则。关门配合,区域联防与进攻区域联防,半场三对三对抗赛,全场五对五对抗赛,结合所学技战术介绍有关竞赛规则。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技术规范、战术配合紧密、发展学生体能素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学生对规则的内化。教学难点:战术配合队形混乱、体能分配不合理、运动过程受伤、团队内矛盾、 混淆规则。 课次 学习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与方法 学习评价 1 1.运动能力:通过场地认知优化技术动作与战术执行。2.健康行为:强化安全意识与科学训练习惯。3.体育品德:培养规则意识与集体责任感,深化篮球运动文化内涵。 1.学练:室内篮球理论学习-认识篮球场。2.赛:篮球场知识点快问快答小游戏。3.体能:综合体能。 1.教师讲解法。2.认识篮球场。3.组织答题小游戏。4.持球综合体能练习:抱球高抬腿、抱球折返跑、抱球俄罗斯转体、抱球仰卧起坐。篮球场场地图片 1.学习态度评价:对篮球场地知识学习态度评价。2.技术掌握评价:对篮球场地及篮球技术掌握进行评价。3.体育品德:体育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对篮球知识的认知。 2 1.运动能力:掌握正确运球技术姿势,提高手眼协调、控球技巧、力量与敏捷性。2.健康行为:培养运动习惯,注重热身放松,了解运动安全,形成健康生活方式。3.体育品德: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团队合作,顽强拼搏。 1.复习篮球场理论知识。2.学练:行进间运球练习。3.赛:15米折返运球接力游戏比赛。4.体能:综合体能。 1.教师讲解和示范法,演示行进间运球动作。2.分组接力比赛。3.持球综合体能练习:原地左手拍球20次三组。原地右手拍球20次三组。 1.学习态度评价:对行进间高低手运球技术学习态度评价。2.技术掌握评价:掌握基本的运球技术。3.品德评价:不怕困难的精神,团结协作,顽强拼搏。 3 1.运动能力:进一步强化正确运球技术姿势,提高手眼协调、控球技巧、力量与敏捷性。2.健康行为:培养运动习惯,了解运动安全,形成健康生活方式。3.体育品德:互相监督,团队合作,顽强拼搏,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