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一、 单项选择题 1. 小乐同学查找资料,制成如下资料卡片。该资料卡片描述的帝国是 ( ) 由罗马帝国分裂而来。 首都为君士坦丁堡。 版图涵盖了希腊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 A. 亚历山大帝国 B. 西罗马帝国 C. 查理曼帝国 D. 东罗马帝国 2. 拜占庭帝国时代,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和东南亚的香料,波斯的地毯,西欧的毛织物,俄罗斯和斯堪的纳维亚的木材、皮毛、蜂蜜、琥珀,纷纷运抵君士坦丁堡,其中大部分商品转销到其他地区。这体现出拜占庭帝国( ) A. 阻断了亚欧大陆贸易 B. 成为东西方贸易的桥梁 C. 加速了庄园经济瓦解 D. 主导了当时的国际关系 3. 某历史学家指出:“从3世纪起,由于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统治阶级迫切要求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因而着手进行法律汇编工作。”据此可知,查士丁尼主持编纂《查士丁尼法典》是为了( ) A. 满足人民所需的契约自由 B. 倡导尚法治的价值和法律精神 C. 巩固皇权,维护国家安定 D. 教化帝国民众,使人人安分守法 4. “《查士丁尼法典》无疑是罗马法集大成者,也是罗马法发展到完备、成熟阶段的标志性成就。”材料叙述了《查士丁尼法典》的 ( ) A. 编纂背景 B. 适用范围 C. 具体内容 D. 历史地位 5. 彼得是中世纪巴黎大学的学生,他在修完基础课程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后,开始学习专业课程之一的法学。课堂上,他要先学用来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 ) A. 《查士丁尼法典》 B. 《法学汇纂》 C. 《法理概要》 D. 《新法典》 6. “继续承认奴隶制,但是,规定教、俗各界释放奴隶,改善奴隶地位,承认奴隶具有人的地位”是对《罗马民法大全》的评价。这一评价旨在强调《罗马民法大全》具有 ( ) A. 保守性 B. 残酷性 C. 进步性 D. 滞后性 7. 春秋时期,晋国向虞国借路来进攻虢国,结果晋国灭掉虢国后顺手灭掉虞国。11—13世纪,某帝国试图借助外部势力抵抗外来入侵,结果反而差点被该势力灭亡。“某帝国”和“外部势力”分别是( ) A. 罗马帝国、阿拉伯人 B. 西罗马帝国、十字军 C. 拜占庭帝国、十字军 D. 西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8. 拜占庭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游牧民族普遍冲击农耕民族的时代,保护古典希腊罗马文化遗产免遭灭亡,使古典文化能够传于后世。同时,拜占庭人使古典文化适合于中古社会生活,形成古典文化的特殊形式。材料反映出拜占庭文化的特点是 ( ) A. 兼收并蓄 B. 承前启后 C. 守旧保守 D. 野蛮落后 二、 非选择题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由于地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拜占庭帝国……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当时的西欧人为拜占庭有如此壮丽的城市感到惊讶,他们认为这就是天堂。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西欧人认为拜占庭帝国是“天堂”的原因。(3分) 材料二 1453年,欧洲历史的列车来了个急转弯。君士坦丁堡沦陷后,奥斯曼人仅用了76年,就攻到欧洲的中心城市维也纳,同时夺取了地中海的东岸和红海要道,逐渐扩张为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而整个欧洲在奥斯曼帝国的重压之下战栗了200多年才稍稍安下心来。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导致“欧洲历史的列车来了个急转弯”的事件,并分析其对欧洲产生的影响。(2分) 材料三 拜占庭帝国“军区制”的施行,促成了一些大贵族、大将军的崛起,他们不断侵吞小地产所有者的财产,造成小农经济的破产,动摇了帝国的经济基础。拜占庭帝国不稳定的皇位继承制也造成了政治统治不稳固,内讧频繁的局面。其在统治后期实施忽左忽右的外交政策,企图在各方势力的夹缝中求生存,卑躬屈膝换来的却是众叛亲离,即使没有奥斯曼帝国,它也要为其他势力所灭。 ———摘编自徐家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