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27253

蜀相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127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蜀相,教学设计
  • cover
蜀相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2、明确杜甫诗歌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写作特色。 3、通过朗读和想象 ,进一步激发对作者忧国忧民崇高精神的崇敬之情。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能够根据工具书初步把握诗文大意,但是关于其中各联的赏析还需教师引导。 3重点难点 1、理解“寻”“自”“空”在诗中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明确杜甫诗歌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写作特色,。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同学们,当爱国诗人屈原报国无门在绝望和忧愤中发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惆怅;戎马一生的文天祥在壮志未酬之时也独自吟唱了“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的悲寂,那么,一生不得志的杜甫在独处时又表达了怎样的情怀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蜀相》。 活动2【讲授】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京兆杜陵人,唐代大诗人。他创作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称为“诗史”。其主要作品有“三吏”“三别”等。因其卓越的成就,被人尊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齐名。著有《杜工部集》 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活动3【讲授】背景简介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 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活动4【活动】初读诗文,把握基调 1、听录音朗读,把握节奏 2、根据录音自由朗读 3、齐读初步把握情感 活动5【活动】整体感知 诗的首联、颈联、颔联,尾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小组合作) 首联:以问路时的问答形式,写诗人去武侯祠途中的情况。 颔联:写入祠后所见所闻。 颈联:精辟概括诸葛亮一生功业。 尾联:叹惋诸葛亮壮志未酬。 活动6【活动】品味探究(小组合作) 探究一:说一说,在首联当中,哪些词语用得比较传神,有何作用?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明确 丞相———不称“蜀相”,亲切 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 柏森森———自为问答,记祠堂之所在、外景,渲染安谧、肃穆的气氛 探究二: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 明确:自、空。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以此二字修饰,则所含之情便大有转折: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这是何等凄凉伤感。景中更含有诗人对忧国忧民的热血知音少的感慨。 情景相融而莫分也。       ———宋 范晞文《对床夜语》 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神于诗者,妙合无限。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 ———清 王夫之《姜斋诗话》 探究三:在颈联当中,诗人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提示:颈联: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 开:指帮助刘备开国 济:辅佐刘禅继位 天下计:雄才大略 老臣心:忠心报国 探究四: 诗歌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英雄”指谁? 明确:诸葛孔明、功业未就者、诗人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涕泪满裳! 出师———诸葛亮为伐魏,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他统率大军,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一百多天。八月,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葬于定军山 泪满襟———献身精神的景仰、事业未竟的痛惜 这两句诗为什么会具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