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75202

2025-2026学年湖北省十堰市教联体八年级(上)10月月考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11-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3652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5-2026,图片,试卷,历史,月月,学年
  • cover
2025-2026 学年湖北省十堰市教联体八年级(上)10 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共 24 分。 1.Deepseek成为 2025年的年度热点软件,某历史老师在课堂上用 Deepseek即时创作了一首诗歌:“南天怒 卷千堆雪,一炬冲霄裂海云。烟土成灰铸铁骨,盐池煮浪淬龙魂。”这首诗描述的是(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林则徐虎门销烟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邓世昌黄海海战 2.“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需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后来 英国通过中英《南京条约》终于占据了这样的一个地方,这个地方是( ) A.台湾岛 B.香港岛 C.上海 D.广州 3.太平天国运动是“人间天国梦”,此“梦”并非洪秀全一人之梦,而是当时苦难中的农民阶级共有之梦。 下列文献最能体现“共有之梦”的是( ) A.《劝世良言》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中华民国临时约》 4.如图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开放的部分通商口岸方位示意图。它反映出西方列强的侵华特点是( ) A.由内地扩大到沿海地区 B.由沿海地区深入到内地 C.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被迫开放 D.仅限于东部沿海地区 5.马克思指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某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 更多的好处”。材料中的“某国”“更多的好处”分别是指( ) A.英国 割占了中国香港岛 B.英国 大肆劫掠圆明园 C.俄国 强占中国北方的大片领土 D.日本 获得兵费赔偿白银 2亿两 6.洋务运动时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下列史实能 映证这一思想的是( ) A.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创办京师大学堂 D.创办轮船招商局 7.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在日记中写道:“近日南通街上,电灯渐多,机器织布之声日夜不绝,女子亦多入 学堂读书。”这段记载反映出近代( ) A.社会生活的变化 B.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C.妇女地位的提高 D.新式交通工具的引入 第 1页,共 7页 8.如表是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洋员人数变化表。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 国家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时间 1861 5 2 1 1 1864 6 3 1 1 1873 58 13 11 7 A.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B.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D.救亡意识开始萌发 9.1875年 3月,光绪帝同意他“先收复乌鲁木齐,并在哈密、塔城地区增设重兵”的建议,同时任命他以 钦差大臣的身份督办新疆军务。“他”指的是( ) A.李鸿章 B.刘铭传 C.左宗棠 D.刘永福 10.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 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11.“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这是义和团运动时期的揭帖。这一揭帖反映出义和团运动兴起 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开始觉醒,加强反帝斗争 B.清政府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C.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民族矛盾激化 D.下层民众生活困难,起而反清 12.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 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他这么说是因为( ) A.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B.义和团沉重打击八国联军 C.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D.北洋政府对外依附帝国主义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6 分。 13.19世纪中期到 20世纪初,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多次战争,给中国造成了沉重的灾难。根据材料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 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