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78922

22.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随堂练习(含答案)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13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7次 大小:3028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2.2,一元二次方程,解法,随堂,练习,答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一、单选题 1.如果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的值为(  ) A.4 B.-4 C.8 D.4或 2.用配方法解方程时,配方所得的方程为(  ) A. B. C. D. 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为(  ) A. B. C. D. 4.方程的根是(  ) A. B. C., D., 5.在用求根公式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时,小珺正确地代入了a,b,c得到,则她求解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 A. B. C. D. 6. 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的值为(  ) A.-4 B.0 C.4 D.-4或4 7.若关于x的方程(m﹣1)x2+2x+1=0有实数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 (  ) A.m≤2 B.m≤ C.m≤2且m≠1 D.m<2 8.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A.k>﹣1 B.k<1且k≠0 C.k≥﹣1且k≠0 D.k>﹣1且k≠0 9.小马在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时,他一马虎把常数项c的值抄成了c的相反数,解出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那么原方程的根的情况是(  ) A.没有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D.有一个根是 10.已知两个整式,我们在代数式中的“_”上添加加减乘除的运算符号,将运算结果叫做关于A,B的“三连运算”,比如就是关于A,B的一种“三连运算”.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只存在一种关于A,B的“三连运算”使得结果为1; ②将分解因式后为; ③三连运算的解为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11.若存在正实数y,使得,则实数x的最大值为(  ) A. B. C.1 D.4 12.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且过点,顶点位于第二象限,其部分图象如图所示,给出以下判断:;;;直线与抛物线两个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则,其中正确的有(  ) A.个 B.个 C.个 D.个 二、填空题 13.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m-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值为   . 14.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   . 15.点A是反比例函数y=(k>0)上的点,过点A作AB⊥x轴,垂足为B,若△AOB的面积为8,则一元二次方程x2﹣4x+k=0的根的情况为    . 16.已知实数对(x,y)满足: 则(x,y)=    17.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6cm,动点P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每秒cm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B出发沿BC方向以每秒lcm的速度向终点C运动,将△PQC沿BC翻折,点P的对应点为点P',设Q点运动的时间为t秒,若四边形QP'CP为菱形,则t的值为   . 三、解答题 18.解下列方程 (1) (2) (3) 19.解方程: (1) (2) 20.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 (1)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方程有一个实数根为1,求该方程的另一个实数根. 21.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1﹣m)x+m2=0. (1)若该方程有实数根,求m的取值范围; (2)若m=﹣1时,求的值. 22.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是a,b,c,其中,且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判断△ABC的形状. 23.王老师提出问题:求代数式x2+4x+5的最小值.要求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同学们经过探索、交流和讨论,最后总结出如下解答方法; 解:x2+4x+5=x2+4x+22-22+5=(x+2)2+1, ∵(x+2)2≥0,∴(x+2)2+1≥1. 当(x+2)2=0时,(x+2)2+1的值最小,最小值是1. ∴x2+4x+5的最小值是1. 请你根据上述方法,解答下列各题: (1)直接写出(x-1)2+3的最小值为   . (2)求代数式x2+10x+32的最小值. (3)你认为代数式有最大值还是有最小值?求出该最大值或最小值. 24.已知方程组 (x,y为未知数),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 (1)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2)如果 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