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79547

【八上历史期中复习:单元考前突破】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课件

日期:2025-11-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688171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单元,第三,建立,中华民国,民主革命,资产阶级
  • cover
(课件网) 八上历史期中复习:单元考前突破 3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整体解读 01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动、武昌起义及中华民国成立的史事,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知道民国初期北洋军阀的统治; ▲知道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 ▲通过了解民国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知道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过程。 ◆时间定位:1894-1918年 ◆单元主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主要内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与发展、中华民国的建立与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规律趋势: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革命逐渐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②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社会生活与习俗趋向现代化。 单元整体解读 大单元联系 02 历史时序 重大事件 1894年 1905年 1911.4 1911.10 1912.1.1 1912.2 1912.3 1913年 同盟会成立 黄花岗起义 武昌起义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同时期世界 19世纪末20世纪初 1914年 主要资本国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年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5年 中华民国成立 清帝退位 二次革命 兴中会成立 护国战争 大概念 兴中会成立 同盟会成立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成立 武装起义 宣传革命思想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独裁统治 军阀割据 北洋政府统治 知识建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大概念 大概念 纵横联系 历史联系 因果联系 (1)《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武昌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2)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横向联系 孙中山领导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①在政治领域,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创立中华民国,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②在经济领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促进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③在社会生活方面,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废除了封建等级制度下的跪拜礼等,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促进了社会习俗现代化 考点串讲 03 中国同盟会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中国民主革命成为 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 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精神 摧毁旧制度需要艰苦斗争 孙中山的早年活动 知道 中国同盟会 与三民主义 认识 革命党人 发动武装起义 领导 成立 感受 考点一:中国同盟会 知识结构 考点一:中国同盟会 1.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 孙中山 (1866—1925) 1894年夏 上书李鸿章,决心革命 认识: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1894.11 1895年 1861年 成立兴中会 誓词: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准备广州起义 结果:失败 流亡海外,考察西方社会,发展革命组织 材料研读: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 ———章士钊《孙逸仙·自序》 童年孙中山听太平天国故事雕像 考点一:中国同盟会 2.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章炳麟 (1869—1936) 邹容(1885—1905)和《革命军》 陈天华(1875—1905)和 《猛回头》《警世钟》 背景:①《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益高涨。 ②革命思想的传播:章炳麟、邹容、陈天华 ③革命团体成立:华兴会、光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