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79557

【八上历史期中复习:单元考前突破】第4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期中复习课件

日期:2025-11-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706828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期中,复习,单元,兴起,新民主主义革命,考前
  • cover
(课件网) 八上历史期中复习:单元考前突破 4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整体解读 01 课标要求 ▲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知道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认识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事,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通过了解陈独秀、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等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理解伟大建党精神。 ◆时间定位:1915-1923年 ◆单元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单元内容:面对北洋车阀统治下混乱的政治局面,为了推动社会进步,挽救民族危亡,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发起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初步结合,全国各地相继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蓬勃开展起来。 单元整体解读 大单元联系 02 历史时序 重大事件 1915年 1919年 1921年 1922年 五四运动爆发 新民主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同时期世界 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 中共二大举行 1923年 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 《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新文化运动兴起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大概念 巴黎和会 1919年 五四运动 北洋军阀统治混乱局面 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蓬勃开展起来 知识建构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大概念 新文化运动 中国共产党诞生 奠定思 想基础 为了推动社会进步 挽救民族危亡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引发 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与工人运动结合 影响 影响 大概念 纵横联系 历史联系 因果联系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队伍壮大,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②军阀的割据混战和黑暗统治,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先进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③青年学生和工人阶级等掀起了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横向联系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混乱和尊孔复古的逆流,使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中国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掀起了新文化运动,解放了广大青年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考点串讲 03 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奠定思想基础 作了思想上干部上准备 考点一:五四运动 知识结构 中国人民选择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 、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具有必然性 中国共产党成立 辛亥革命失败,民国政治混乱 为了解放思想,挽救民族危亡 考点一:五四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陈独秀 (1879—1942) 《青年杂志》封面 背景 辛亥革命失败,民国政治混乱 目的 解放思想,挽救民族危亡 开始标志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主要阵地 北京大学、《新青年》编辑部 代表人物 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 考点一:五四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内容:评价旧道德和旧文化:李大钊《孔子与宪法》、鲁迅《狂人日记》 基本口号:提倡民主和科学 文学革命: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白话文及新文学普及 鲁迅 (1881—1940) 胡适 (1891—1962) 历史意义:动摇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