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80437

七年级上册历史新部编版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0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0次 大小:9561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单元,七年级,上册,历史,新部编,第二
  • cover
七年级上册历史新部编版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单元测试题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约公元前1600年,商人的首领汤建立起新的奴隶制王朝一一商朝。此奴隶制王朝建立时间表示正确的是( ) A.约公元前15世纪 B.约公元前16世纪 C.约公元前17世纪 D.约公元17世纪 2.下图是战国形势图,图中最东和最西的两国是( ) A.齐秦 B.楚燕 C.韩魏 D.赵秦 3.战国时期修筑都江堰的水利工程专家是( ) A.大禹 B.管仲 C.商鞅 D.李冰 4.周位于泾渭一带。姬昌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始准备伐纣。姬昌首先肃清了附属于商的方国,为攻打商朝准备了条件。周武王姬发即位后,联合诸侯,向东发兵。公元前1046年2月,周的军队于牧野大败商朝军队并攻占商都,商纣王自焚而死,俘殷臣一百人。据材料可知,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周王朝起源于陕西一带 B.周王朝的建立者是姬发 C.周武王姬发联合其他诸侯灭商 D.商朝亡国后,周国在商都建国 5.战国时期,屈原创作的《离骚》属于( ) A.历史散文 B.楚辞体诗歌 C.汉赋 D.乐府诗 6.某校七(2)班历史兴趣小组举办了历史人物图片展。对下图人物介绍正确的是( ) 孔子像 A.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B.核心思想是“仁”,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 C.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D.主张“兼爱”“非攻”,互爱互利,反对相互攻伐兼并 7.下列能够印证西周时实行分封制的史料是( )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B.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C.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D.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8.下列各项中属于西周时期诸侯对周王的义务的是( ) ①交纳贡品 ②交纳赋税 ③随兵作战 ④服从命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③④ 9.考古发掘的成果是研究人类起源和古代社会的重要依据。以下遗址有助于研究“早期国家形态”的是( )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二里头遗址 10.解读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之一。下列对图1与图2所示内容之间的联系解读正确的是( ) A.诸侯国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B.铁农具促进农业发展 C.生产力提高促进了社会变革 D.铁农具推动兴修水利 11.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竞相仿效,这种情况反映的问题是( ) A.王室的衰微、诸侯势力的崛起 B.国家出现了走向统一的趋势 C.春秋时期手工业发展状况 D.诸侯争霸,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12.《管子·海王》记载:“今铁官之数曰: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其反映了战国时期( ) A.土地私有制确立 B.青铜技术达到了顶峰 C.国家垄断铁农具生产 D.铁器广泛应用于农业 13.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政治角度讲,有为百姓而“鸣”,有为统治者而“鸣”,其中为百姓而“鸣”的民本思潮和为统治者而“鸣”的君主专制主义思想分别出自( ) A.墨家、儒家 B.法家、道家 C.儒家、法家 D.道家、儒家 14.法家在先秦的百家争鸣中出现较晚,但却异军突起,逐渐取得与儒家、道家、墨家相抗衡的地位并一度占据优势。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在于法家( ) A.比其他各家思想优越 B.强调遵循自然法则 C.明确社会尊卑等级 D.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15.如下图是妇好墓出土的饕餮纹带盖方斝(jiǎ),整件青铜器纹饰精美、制作精良,特别是器盖一宽一窄的开口,是为了便于扣合器盖之后的拿取,可谓是设计巧妙。这反映了当时( ) A.铸造工艺的高超 B.等级制度的森严 C.农耕文明的传播 D.冶炼技术的成熟 二、综合题 16.【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