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前言 材料: 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席卷武汉,中华民族面临着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带来了重大挑战。面对疫情,中央迅速提出“切实落实以社区防控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 ———《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疫情工作的通知》 前言 疫情期间,社会治理的基础支撑在基层,其构筑的抵御疫情严密防线,是最终抗疫斗争全局成败的关键;全国各社区无私奉献的工作者和志愿者,是最值得敬重的抗争主力军。但与西方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已发展多年相比,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大陆,社区建设依旧任重道远。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一、从传统到现代:西方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 (1)古典时代的遗风: 受社会历史条件影响,罗马帝国的治理主体局限在社会上层,采取以议事会为中心、决策与执行分工合作的治理体制,与雅典全体公民参与、以村社为中心、以村社大会为村社最高权力机关的直接治理机制有着明显区分。 1、古代西方基层治理的实践 材料1: 在中世纪的西欧,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比较低下,封建主主要依靠自己的封建地产生活,所以国王、教会和大封建主都在其领地中建立庄园,……庄园一般都采用了劳役地租的剥削方式,土地被划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两种……庄园设总管,负责庄园的收支、劳动力支配、物资保管等,当时的庄园几乎自给自足,庄园的生产主要是为生产者自家和领主提供生活资料,所生产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材料2: 几乎所有庄园法庭的决议文件,都以“经整个村庄共同体一致同意”,或者“经领主和全体习惯佃农、自由佃农一致同意”等作为开场白,标榜权威性。 ———侯建新《西欧中世纪乡村组织双重结构论》 一、从传统到现代:西方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 1、古代西方基层治理的实践 (2)农村自治的传统: 因蛮族入侵、城市衰落,中世纪早期乡村成为欧洲的中心,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庄园主或管家主持庄园的日常生产、司法审判工作,借助村社强化封地治理,为土地与居民提供安全保障。此外,在“混合共同体”的双重管理体制下,拥有一定自治权的村庄与庄园也保持着既妥协又抗争的独特关系,维持农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培育民众的民主、法治意识。二者对现代西欧乡村政权组织机构均产生深远影响,如英国的教区或者社区、法国的市镇、德国的乡镇等。 一、从传统到现代:西方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 (3)城市自治的兴起: 10、11世纪,欧洲社会重心转向城市,因农奴流向城市而人口激增。到12、13世纪,欧洲城市开始逐渐建立起自治共同体,商品经济持续发展、民众自治意识增强,其所提出的自治理念和实践,对原有封建内涵产生极大冲击。自此,城市享有处理自身事务的权利,市民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人身、财产等自由。城市的自治发展不仅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也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人文主义思想传播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使西欧从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但是,城市自治权源于君主的赐予,稳定性有效。所以,以法为据构建的自治体系才能真正削弱封建割据和世俗王权,进而实现自治。 1、古代西方基层治理的实践 材料1: 城市运动,比任何其他中世纪运动更明显地标志着中世纪时代的消逝和近代的开端。 ———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300—1300年)》 材料2: 到11世纪末,一个由市民和官吏团组成的会议开始成形……商界领袖开始要求封建领主给予城市自由特许状……市民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以期达成城市的自由……英国国王给予城市有限的自治权,借此获得它们的支持,以对抗贵族……中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