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81554

【新教材核心素养】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3课时《1的乘法口诀》教学课件(共19张PPT)+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1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66832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PPT,19张,教学课件,1的乘法口诀,3课时,单元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数学学科 第二单元 第3课时 1的乘法口诀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版本 数学·西师大版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年 级 二年级 学 期 上册 单 元 二 表内乘法 课 题 第3课时 1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通过摆小棒、编口诀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归纳推理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经历1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体会乘法口诀的简洁性和实用性。 2.素养能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1的乘法口诀的含义,掌握并熟练运用1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1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及理解其本质(1乘几结果就是几 ),并能灵活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设计意图】安排2的乘法口算练习,一是巩固已学乘法口诀,强化“乘法口诀能快速计算”的认知,让学生感受口诀价值;二是通过旧知(2的乘法口诀)铺垫,为1的乘法口诀学习搭建迁移桥梁,降低新知学习门槛 。 以学生已有乘法口诀学习经验为基础,遵循“复习—导入—探究—应用”路径,借助直观操作、情境创设等,让学生经历1的乘法口诀编制与应用过程,达成知识掌握、能力培养与兴趣激发的统一 。 1.看谁算的又快又好! 8×2= 3×2= 5×2= 2×6= 2×3= 2×2= 2×9= 4×2= 7×2= 首先进行知识回顾,让学生快速口算并回答,回顾2的乘法口诀的运用,引导学生感受乘法口诀在计算中的便捷性。 导入新课: 接着创设情境,呈现小朋友对话“乘法口诀真是太好用啦!今天我们来帮‘1’编出它的口诀吧”,引发学生好奇心,顺势导入本节课“1的乘法口诀”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 学习任务一:1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从“1个1”到“9个1相加”依次呈现乘法算式,借助小棒直观图支撑,让学生清晰看到数量累加与乘法算式的对应关系。设置“你想到了什么”的思考环节,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归纳,发现“1乘几,积就是几”的规律。这一过程,既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又让学生深度理解1的乘法运算本质,实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 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 小组活动探究: 布置课堂活动:同桌两人为一组,一个人摆小棒,一个人写出乘法算式并尝试编口诀。要求每次一根一根地摆小棒,从1根开始逐步增加数量。通过摆小棒的直观操作,让学生感受几个1相加的实际意义。比如摆1根小棒,就是1个1;摆2根小棒,就是2个1相加 ,以此类推,为编制口诀做准备。 2.推导乘法算式: 结合学生摆小棒的成果,在PPT上展示小棒摆放图,对应呈现乘法算式。如1个1,乘法算式是1×1 = 1;2个1相加,乘法算式是1×2 = 2;3个1相加,乘法算式是1×3 = 3 ……一直到9个1相加,乘法算式是1×9 = 9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算式,思考并交流发现,总结出“1乘几,积就是几”的规律,加深对1的乘法算式结果的理解。 3.编制乘法口诀: 基于前面的乘法算式,引导学生编制1的乘法口诀。以“1个1,1×1 = 1”,编制出口诀“一一得一” ;“2个1相加,1×2 = 2”,编制出口诀“一二得二” ,依此类推,直到编制出“一九得九” 。在编制过程中,让学生理解口诀的含义,比如“一三得三”表示1个3或者3个1相加的结果是3,对应乘法算式1×3 = 3,帮助学生建立乘法口诀与乘法算式、加法意义之间的联系。 三、课堂练习 【设计意图】练习题从简单的口诀记忆到复杂的问题解决,难度逐步提升,兼顾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基础薄弱的学生可通过口诀填空和口算巩固基础,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在解决问题中挑战更高层次的应用,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科书P29“练习四”第2题。 把口诀写完整,再读一读。 二二得( ) 二五( ) 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