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八年级(下)期末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下列属于该会议内容的是 A. 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 B. 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 C. 决定抗美援朝 D. 决定进行土地改革 2.从1951年6月1日开始掀起全国规模的捐献飞机大炮运动以来,许多群众节衣缩食,积极捐款,到1952年5月底,全国人民在一年中捐款的总额,约计可买战斗机3710架。据此可知( ) A. 新中国的成立激发了人民的生产热情 B. 抗美援朝战争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 C. 全国人民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D. 我国工业化取得重大进展 3.“它的颁布不仅在当时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而且对中国的长期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材料中的“它”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4.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参会的人大代表均是在普选基础上产生的。其中共产党员占比为54.48%,党外人士占比为45.52%;从民族比例上看,少数民族占比为14.47%。这表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A. 主要体现农民的意志 B. 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C. 坚持了政治协商原则 D. 保证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5.档案记载显示,1953年我国高等院校出现特殊毕业潮,理工科学生毕业时间整体提前。据统计,约半数毕业生被定向输送到东北工业基地、军工科研院所等单位。这种人才调配格局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A. 土地改革后农业生产力提升 B. 国家“一五”计划的战略布局 C. 三大改造对劳动力的新需求 D.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快速推进 6.1957年,赣县三溪乡道潭农业合作社因在治山治水治穷运动中的突出表现受到表彰。该农业合作社组织形式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 A. 新中国成立 B. 土地改革 C. 三大改造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1956年的一次茶话会上,知名实业家刘鸿生被问及企业发展规划时,他感做道:“从个人资产看有些不舍,但想到国家发展大局,又觉得应当顺应潮流。”刘鸿生这番话最可能针对的是当时正在推进的( ) A. 农业合作化运动 B.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C.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建 D.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 8.如图呈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轨迹,观察③到④阶段曲线变化,其背后关键因素是( ) A. 开始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D. 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9.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原则。如表选项中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变实 结论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 中共八大召开 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 “八字方针”实施 标志着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 “文化大革命”发动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A. A B. B C. C D. D 10.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英模人物。他们体现出的共同时代精神是 A.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 敢为人先、改革创新 C.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D. 廉洁奉公、执政为民 11.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对如图中国现代史各阶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发生在①阶段,此时国家性质为社会主义性质 B. 三大改造发生在②阶段,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 “文化大革命”发生在③阶段,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发生在④阶段,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2.会议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