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83369

统编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习题课件(3份打包)

日期:2025-11-1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226670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编,中华,打包,3份,课件,习题
    (课件网)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一、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 1.农业的起源: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距今约2万年,我国先民开始对一些野生的植物进行管理。距今约1万年,我国南北方都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_____、粟和黍均发现于我国。这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 2.定居生活: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促进了人类的定居生活。人们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饲养家畜。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_____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水稻 原始农业 二、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 1.概况: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是我国史前稻作农业经济兴盛的区域。 2.河姆渡人 (1)地点:_____下游地区的浙江余姚。 (2)时间:距今约7000年。 (3)居住情况:房屋主要是_____建筑。河姆渡遗址中的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之一。 长江 干栏式 (4)生产活动:_____作为一种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得到广泛使用;_____农业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饲养猪、狗,狩猎野猪、鹿等;懂得使用天然漆,会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还运用雕刻等技术,用象牙和兽骨制成古朴的艺术品,这里出土了目前已知我国最早的象牙雕刻器。 骨耜 稻作 三、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1.仰韶文化 (1)时间:距今约7000—5000年;分布地区:_____中游地区;代表:半坡遗址。 (2)半坡人 ①地点: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 ②时间:距今约6000年。 ③居住情况:_____房屋。 黄河 半地穴式 ④生产活动: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饲养猪、狗等家畜;采集野果;大量使用装饰品,制作乐器_____;会纺织、制衣。 (3)社会结构:仰韶文化时期是_____社会的兴盛时期。代表性考古发现———河南灵宝西坡遗址。距今6000多年的早期墓地中,氏族成员之间地位平等,没有明显的贫富分化。 粟 黍 陶埙 氏族 2.大汶口文化 (1)时间:距今约5900—4400年;分布地区:黄河下游和淮河中下游地区。 (2)生产活动:制陶技术有较大发展,能够制作较为精致的陶器。 (3)社会结构:大汶口文化晚期,已经出现了_____。 贫富分化 元谋人、北京人使用的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他们处在旧石器时代。河姆渡人、半坡人使用的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他们处在新石器时代。 图片解读 教材图片《河姆渡人干栏式建筑复原想象图》和《半坡人半地穴式房屋复原想象图》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居住的房屋受地理环境影响。河姆渡人所处的长江流域为南方地区,气候潮湿温热,干栏式房屋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半坡人所处的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居住半地穴式房屋,可以防寒保温。 从两种不同的房屋建筑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顺应自然规律,做到因地制宜、科学合理。 当河姆渡人为营造住宅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木材的采伐、原木的加工、榫卯的制作之后,接着便动工兴建。 从建筑遗迹看,他们的住宅比较奇特,它的基础是约等距离先打下数排桩木(桩木下端削尖),桩木排数多寡视住宅的规模而定,一般住宅有四排桩木。……在每排桩木中有数根直径较大、间距相当的大桩木,打入生土100厘米左右。这几根大桩木应是主要的承重桩,在其间架设纵横交错的地龙骨(地梁)……然后在地龙骨之上铺设地板。……这便形成了使居住 材料探究 面架空的住宅基座(或称底架)。……尔后在基座上再构筑屋架。遗址所见屋架构件有柱、梁、枋、檁等。而这些构件上,部分是挖凿有榫卯的。……河姆渡人在完成了屋架构造以后,紧接着便是敷椽,尔后用席箔和茅茨盖顶。四周的围护可能比较简单,用树枝、木板和树皮等扎结而成,形似现在的栅栏。 ———梅福根、吴玉贤 《七千年前的奇迹———我国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