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七年级(上)10月学情调研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位于辽宁省营口市的金牛山遗址是我国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最早的古遗址之一。在遗址中发现约20厘米厚的灰烬层(如图),内含大量烧骨和土块。金牛山遗址文化特征与北京人相似。金牛山人与北京人都( ) A. 学会了使用火 B. 从事农业生产 C. 使用磨制石器 D. 被尊为人文初祖 2.考古学家在北京人地层处发现了大量的朴树籽,还有榛子、胡桃、松、榆等植物孢粉;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发现了不同动物的化石。由此可知北京人( ) A. 以采集狩猎为生 B. 已经会人工取火 C. 开始种植农作物 D. 会使用磨制石器 3.考古学者在距今3万年的辽宁海城小孤山人遗址和北京山顶洞人遗址发现了下图文物。这些文物可以佐证当时人们( ) A. 会农业耕作 B. 产生阶级分化 C. 有爱美意识 D. 过着群居生活 4.湖南卫视热播《爸爸去哪儿》里有一镜头:狗拉着雪橇在飞跑,孩子们在暖暖的炕上打滚。请问我国哪一远古人类早已饲养狗,并能建起灶炕用来取暖和炊煮?( )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居民 D. 半坡居民 5.李华同学在参观某博物馆文物展时,看到了下面的一组陈列文物。据此可知,这次文物展的主题是( ) A. 原始农业的兴起 B. 原始人群审美意识萌发 C. 早期猿人的演进 D. 传说与真实历史的区别 6.距今约50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部分墓葬中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同时期的良渚文化遗址权贵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钺、漆器、象牙器等。这说明,当时( ) A. 原始农业形成 B. 社会分化出现 C. 禅让制度盛行 D. 中央集权确立 7.如表展示了我国不同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器物,这些器物均有“龙”的元素。这说明( ) A. 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文明发展 B. 器物的生活化功能加强 C. 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 D. 当时社会阶级分化明显 8.“华夏民族,非一族形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 ) A. 发祥地是黄河流域 B. 创造众多文明成就 C. 杂居相处交融而成 D. 由炎帝和黄帝创立 9.小明同学在复习时,梳理了如下标题,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主题是( )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中华文明的起源 A. 中国境内早期文明的初现与发展 B. 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C.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生产与生活 D. 中国境内早期文明的奠基与发展 10.有学者说,在我国多个早期文明地区当中,中原有“居天下之中”的地理优势,广泛吸收各地文明要素。该学者肯定了中原地区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 ) A. 产生时间最早 B. 居于引领地位 C. 发展相对独立 D. 体系最为完备 11.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早期王朝年代尺,其中①处应该填写的是( ) A. 夏朝建立 B. 商汤灭夏 C. 武王伐纣 D. 平王东迁 12.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统率各路联军,在牧野与商军展开决战,大获全胜。研究这一历史,最可靠的证据是( ) A. 电视剧《封神演义》 B. 史书《史记 周本纪》 C. 纪录片《牧野之战》 D. 西周利簋腹内的铭文记载 13.根据《左传》中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荀子 儒效》中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两段史料共同说明西周分封的最主要依据是( ) A. 血缘关系远近 B. 上古先贤的后代 C. 臣子功劳大小 D. 个人才能和品德 14.“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这些暴君的行为警示后人( ) A. 要重视人才的培养 B. 得民心才能得天下 C. 要重视经济的发展 D. 改革促进社会发展 15.公元前771年,周朝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