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四中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带来了肥沃的泥土,适宜的农业环境促进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雅典因其港口的优势成为商业中心,从而促进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参与和相对平等的社会结构。由此可见( ) A. 区域交流推动文明互鉴 B. 农业文明出现早于海洋文明 C. 早期文明王权特征明显 D. 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文明发展 2.某班学生准备在课堂上以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为背景,进行一场“模拟法庭”的活动,可以为模拟情境中的判决提供法理依据的成文法典是( ) A. 《十二铜表法》 B. 《汉谟拉比法典》 C. 《罗马民法大全》 D. 《查士丁尼法典》 3.“佛教的一大贡献是否定了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它的教义不但在刹帝利和吠舍当中产生巨大的共鸣,而且得到了最底层首陀罗的支持,所以群众基础较为广泛。”材料说明佛教的产生( ) A. 适应了社会需求 B. 肯定了种姓制度 C. 推翻了婆罗门教 D. 解放了底层群众 4.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认为,众人往往凭感觉和情绪做出决策,很容易盲目行事,所以多数不一定代表正义。他最后被雅典法庭以引进新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的罪名判处死刑。据此可知,当时雅典( ) A. 公民没有法制意识 B. 法庭是最高权力机关 C. 民主政治走向没落 D. 民主法制有一定局限 5.制作年代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图年代轴反映的主题应是( ) A. 古希腊文明的兴起与传播 B. 马其顿王国的扩张 C. 罗马共和国的兴起与扩张 D. 奥斯曼帝国的扩张 6.2世纪的一位演说家宣称:“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罗马)汇合。”这段材料反映了罗马帝国( ) A. 商业空前繁荣 B. 农耕技术发达 C. 文化外传广泛 D. 社会陷入危机 7.探寻文明足迹,感受历史辉煌。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进行过一次“千禧之旅”,从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开启旅程,到中国的万里长城完美收官。在“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他可以看到的建筑是( ) A. 金字塔 B. 帕特农神庙 C. 狮身人面像 D. 巴黎圣母院 8.下列人类文明成果与认识搭配正确的是( ) 选项 人类文明成果 认识 A 金字塔 体现了古巴比伦国王的无限权力 B 《汉谟拉比法典》 严格保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C 儒略历 成为了今天人们使用公历的基础 D 万里长城 现存的长城主要是秦朝时期修筑 A. A B. B C. C D. D 9.下列是小明同学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其中①②③处对应的国家是( ) A. ①拜占庭帝国②查理曼帝国③德意志 B. ①拜占庭帝国②波斯帝国③英吉利 C. ①亚历山大帝国②阿拉伯帝国③葡萄牙 D. ①阿拉伯帝国②德意志帝国③西班牙 10.为缔结这种关系,就有了较之以前更为规范的仪式,即行臣服礼和宣誓效忠。封臣对封君一为“效忠”,二为“帮助”,三为“劝告”,封君对封臣则主要是“保护”和“维持”封臣的地位等,不得伤害后者的荣誉、财产和生命。据此可知( ) A. 双方缔结了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 B. 双方之间有明确的权利义务关系 C. 土地是维系双方关系的重要纽带 D. 印度实行了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11.欧洲中世纪的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等,可以生产各种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品,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由此可见,庄园( ) A. 经济自给自足 B. 司法公平公正 C. 属于管家所有 D. 保护市民利益 12.“中世纪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这表述的是西欧大学兴起的( ) A. 背景 B. 过程 C. 影响 D. 特点 13.“帝国经济繁荣,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里亚等众多城市是发达的工商业中心,沟通着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