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焦耳定律 第三节 第十七章 探究电路 (沪科版)九年级 全 01 课标解读 02 学习目标 03 激趣导入 04 想一想 05 新知探究 06 实验探究 07 分析讨论 12 作业布置 11 课堂小结 10 练习与应用 09 拓展延伸 08 归纳总结 课标解读 能通过实验,认识电流的热效应,了解焦耳定律,能用焦耳定律分析并解决与此相关的问题;知道电流热效应的危险性,具有安全用电的自觉行为。 能用焦耳定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电热现象:这需要学生能将焦耳定律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比如解释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几乎不发热等现象,还要能根据焦耳定律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电器设备的发热量、选择合适的电线规格等。 学习目标 1.认识电能可以转化为热能,了解电热的应用。 2.知道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和电流、电阻及通电时间的定性关系。 3.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简单应用。 激趣导入 电热炼钢视频 激趣导入 想一想:工厂利用电热炼钢,家庭利用电热、烧水、做饭、电热毯等。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发热。由此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本节我们学习电流的热效应及焦耳定律。 电热毯 新知探究 一、电流的热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 (1)定义: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思考1: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用电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吗? 电热水壶:通过电流的热效应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加热水或其他液体。 电热水壶 新知探究 电热水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加热水,提供热水供应。 电饭锅: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加热食物。 电熨斗: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加热衣物,使其平整。 电热水器 分析讨论 思考2:左图是一种常见的电暖器,通电后会发热发光,电暖器和导线通过的电流相同,为什么电热管发热, 导线却几乎不发热呢? 电热管具有较大的电阻,导线电阻较小,电流产生的热量可能与导体本身电阻有关。 思考3:电流产生的热量可能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分析讨论 白炽灯通电后,在刚开始不是很热,可过了一会就很热,为什么? 电流产生的热量可能与通电时间长短有关。 新知探究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进行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是否与这些因素有关,以及它们之间有怎样关系? 电饭锅通电后为什么必须按下加热(煮饭)按钮开关才能煮熟饭? 按下加热按钮,才能接通主加热电路,才能获得足够的电流,电流产生的热量可能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有大小有关。 实验探究 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1.提出问题 电流通过电热器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 可能与电阻的大小、通电时间长短,电流强弱有关。 3. 实验方法: (1)控制变量法; (2)转换法:通过空气温度的变化来比较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 4.实验步骤 (1)按照电路图,将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和密封有煤油和电阻丝并插有温度计的容器等实验器材连接起来。观察下面两种情况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电阻丝 R S 实验探究 (2)探究电热与通电时间的关系 闭合开关,若仅改变给电阻丝加热的时间,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 化,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同一电阻丝,在电流大小不变的情况下,通电时间越长,温度计的示数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实验探究 (3)探究电热与导体电阻的关系 若将两段不同阻值的电阻丝分别密封在装有等质量煤油的两个容器中,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分别穿过瓶口插入容器中。请你依据图 1中的电路图将两个容器与其他器材串联起来。 实验现象:在通电电流大小不变,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煤油的温度越高,表明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R1 R2 S 实验探究 (4)探究电热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如图所示电路,连接相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