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密度练习题 第1课时 对密度的认识与理解 1.在“探究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对于某种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测量,应该测量_____(选填“一组”或“多组”)数据,为了得出普遍性的实验结论,还需选择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物体进行实验。 2.铁杵磨成针,请问一根针相对于一根铁,不变的是 ( ) A.形状 B.质量 C.体积 D.密度 3.将一瓶酸奶喝掉一半后,下列关于剩下半瓶酸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B.质量和密度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C.质量不变,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D.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不变 4.能正确表示铁块和木块的质量、体积、密度关系的图像是 ( ) 5.由不同材料制成的a、b、c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密度最大的是_____(选填“a”“b”或“c”)物体,相同体积的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_____,相同质量的b、c两物体的体积之比为_____。 6.在“探究固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 (1)小明用3个铁块、小丽用3个木块、小强用3个铝块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用这些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m-V关系图像。从图像可以看出: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_____。因此,这个比值反映的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把它定义为物质的密度; (2)小明通过这次实验真正明白了人们常说的“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含义。下列说法能体现这句话正确含义的_____。 A.铁的质量比木头的质量大 B.相同体积的铁的质量比木头的质量大 C.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密度大 D.相同质量的铁的体积比木头的体积小 第2课时 密度知识的应用 1.某同学在预习时,根据如表所示的信息,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A.液体的密度不一定小于固体的密度 B.不同的物质,密度也可能相等 C.铁的密度是7.9×103 kg/m3,表示1 m3铁的质量是7.9×103 kg D.水银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表示水银的质量大于水的质量 2.由同种金属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方体,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80 g和210 g,体积分别为20 cm3和30 cm3。这两个正方体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则 ( ) A.甲是实心的,金属材料的密度是7 g/cm3 B.甲是实心的,金属材料的密度是9 g/cm3 C.乙是实心的,金属材料的密度是7 g/cm3 D.乙是实心的,金属材料的密度是9 g/cm3 3.同学们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酱油、盐水和纯净水三种液体的密度。根据你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判断,三者中密度最小的是_____。 4.小银同学用天平称出一颗铁球质量为711 g,将该铁球浸没在盛有水的量筒中,测得铁球的体积为100 cm3。(已知ρ铁=7.9×103 kg/m3,ρ酒精=0.8×103 kg/m3) (1)求该铁球空心部分的体积。 (2)若在空心部分注满酒精,求该铁球的总质量。 5.密度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 A.1 kg的铁块比1 kg的棉花的质量大 B.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C.航空器材常采用熔点高、密度大的新型材料 D.一旦发生火灾,受困人员常采取弯腰撤离,是因为烟雾温度高、密度小,向上方聚集 6.卖散装米酒和酱油的某商店,用如图所示的竹筒状容器来量取米酒或酱油,装满对应的商品时所装的商品质量都是250 g,已知ρ米酒=0.9 g/cm3,ρ酱油=1.2 g/cm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容器是量取米酒的 B.若两个容器均装满酱油,质量相同 C.甲容器的容积与乙容器的容积之比是2∶3 D.若两容器均装满米酒,乙比甲多装了62.5 g 7.(多选)我国研发团队经过一千多天的日夜奋战,生产出世界上最薄的“手撕钢”。“手撕钢”的密度为7.9 g/cm3,但厚度只有0.015 mm,被誉为“钢铁行业皇冠上的明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手撕钢”的厚度为15 nm B.2 m2“手撕钢”的质量为237 g C.“手撕钢”的温度升高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