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二则》教案 教材分析: 这篇略读课文由《扁鹊治病》《纪昌学射》两则故事组成,每则故事情节生动,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扁鹊治病》原文见《韩非子·喻老》名医扁鹊几次拜见蔡桓侯,指出祭桓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侯坚信自己没有病,认为扁鹊在骗人,最终病重身亡。整个故事以时间为序,以蔡桓侯病情发展为线索,讲述了扁鹊和蔡桓侯四次见面的情形,通过两人的不同神态、语言,刻画出扁鹊的医术高明、尽职尽责,蔡桓侯的骄横自负、不听善言。故事以蔡桓侯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纪昌学射》原文见《列子·汤问》。纪昌拜射箭能手飞卫为师,飞卫却让他先下功夫练眼力。纪昌勤加练习,做到了看东西不眨眼睛,能把极小的东西看得很大,飞卫才开始教纪昌开弓放箭。后来,纪昌终于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作者详细描写纪昌如何练眼力,只用一句话交代飞卫教纪昌学习开弓射箭,突出了纪昌的恒心和毅力。故事阐明了一个道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它的基本功人手。从另一个角度,还可以看出名师指点对学习结果的重要作用。 故事很有条理,有不少表示事情先后发展顺序的词句。《扁鹊治病》中,“过了十天”“十天后”“又过了十天”“五天之后”等词句,表明课文在按时间先后顺序讲述故事;“皮肤上有点儿小病”“发展到皮肉之间”“发展到肠胃里”“深人骨髓”“浑身疼痛”等词句,写出蔡桓侯的病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对左右的人说”“很不高兴,没有理睬”“非常不高兴”“觉得奇怪”“派人去请”等词句,写出蔡桓侯对扁鹊的话从不信到生气,再到相信的变化过程。《纪昌学射》中,“开始练习”“两年以后”“练得相当到家”“再次去拜见”“又开始练习”“练到后来”等词句,提示了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 故事主要情节部分记叙顺序基本相同。《扁鹊治病》中,扁鹊与蔡桓保的前三次相见,都是按“指出病在何处一蔡桓侯的态度一扁鹊告———的顺序来写的。《纪昌学射》中的两次练眼力,都是先写“纪昌拜见飞卫”,再写“飞卫提要求”,接着写“纪昌如何练眼力”,最后写“练眼力的结果”。 《纪昌学射》配有一幅插图,描绘了纪昌站立窗前,聚精会神地盯着一只虱子,苦练眼力的情景。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感受纪昌的专注、认真。 教学目标: 1.认识“拜、侯”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纪”。 2.抓关键词,借助图表理清故事叙述顺序,练习简要复述。 3.能和同学交流从故事中明白的道理,培养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抓关键词,借助图表理清故事叙述顺序,练习简要复述。 能和同学交流从故事中明白的道理,培养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教学过程: 1.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这一单元我们已经认识了两位俊杰,少年王戎,他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还有为民除害,惩治巫婆和官绅的西门豹,还学会简要复述课文。 2.咱们学校公众号“俊杰人物”栏目还在如火如荼开展,出示小女孩视频。 在前几期历史人物故事会中,大家表现的十分精彩,今天我们将继续走进神医扁鹊和射箭能手纪昌的故事。 齐读课题--故事二则。 3.什么叫故事二则呀?两篇故事。 则就是一个量词。 4.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请一个同学先来读读课文之前的课前导读。 5.谁来说一下这节课咱们有几个学习要求,分别是什么? 一共两个学习要求,第一个:找出课文中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简要复述这两个故事。第二个:和同学交流你从中明白的道理。 评价:要求明确了,我们就开始走进课文去了解故事吧。 任务一:简单了解故事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找出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的关键词句,思考:这两则故事讲了什么事情? 2.出示词语 (1)借助拼音先自己读一读。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