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网) C C B A B B B D A B C B B C C A D B B A C B D C C 26题1. 图1(虎门销烟):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1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1分)。 图2(金田起义):金田起义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开端(1分),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1分)。 2. 图3:《南京条约》(1分);图4:《马关条约》(1分)。 变化:列强侵略势力从东南沿海地区(1分)深入到中国内地(或长江中下游地区、内陆地区,1分)。 3. 口号:“扶清灭洋”(1分);斗争方式: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等(答出1点即可,1分)。 战争及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分)、《辛丑条约》(1分)。 4. 事迹: 左宗棠:收复新疆(或推动新疆建省,1分); 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1分); 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指挥致远舰冲向敌舰,壮烈殉国(1分)。 精神品质:爱国主义、英勇无畏、顽强抗争等(答出1点即可,1分)。 27题1.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2分)。 关系: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或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2分)。 2. 局势: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分);政策:门户开放政策(2分)。 依据: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或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2分)。 3. 示例1 观点: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推动了民族觉醒(2分)。 论述: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开端,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抗争精神,唤醒了部分国人的危机意识;1900年义和团运动,以“扶清灭洋”为口号,沉重打击了列强侵略势力,让列强认识到中国人民的反抗力量,也促使更多国人反思民族危机,推动了后续的救亡图存运动(如辛亥革命)。这些抗争事件逐步打破了国人的麻木状态,推动民族意识不断觉醒(6分)。 示例2 观点:列强的侵略不断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2分)。 论述:1840-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让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三次侵略战争及不平等条约,逐步剥夺中国主权,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6分)。 评分细则:观点需明确、符合材料事件逻辑,若观点模糊(如“近代有很多战争和运动”)不得分;论述需结合2个及以上材料事件,史实准确、逻辑连贯,每少1个事件或史实错误,扣2分;结尾未总结升华,扣1分。 28题(16分)1. 文件1:《天朝田亩制度》(2分);文件2:《资政新篇》(2分)。 2. 口号:军事工业“自强”(1分),民用企业“求富”(1分);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或开平煤矿、汉阳铁厂等,2分)。 3. 观点: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或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2分);高潮: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2分)。 影响: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或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为后续的革命运动奠定思想基础,2分)。 4. 启示: 近代中国各阶层的探索都没有完全挽救民族危亡,说明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探索必须结合中国国情,不能盲目照搬西方模式;国家的出路需要先进的思想和强大的力量引领(答出1点,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2分)。2025-2026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质量检测(2025.10) 历史试题 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50分) 1.新情境〔研学活动〕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前往北京进行研学活动。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中国近代以来为反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