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91598

2.4《致云雀》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1次 大小:4472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一,统编,学年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4《致云雀》练习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对《致云雀》中“云雀”意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云雀是“欢乐的精灵”,象征着纯粹、真挚的快乐 B.云雀的歌声源于“天堂或天堂的邻近”,暗含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C.云雀仅代表自然生灵,无任何超出字面意义的象征内涵 D.云雀的“不事雕琢”的歌声,体现了浪漫主义对“自然”的推崇 2.下列对诗歌中“你从大地一跃而起”一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跃而起”动态感极强,展现云雀挣脱束缚、奔向自由的姿态 B.开篇即描绘云雀的起飞,为后文描写其歌声奠定昂扬的基调 C.仅表现云雀的物理动作,未蕴含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D.与后文“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形成呼应,凸显云雀的活力 3.下列对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以第二人称“你”称呼云雀,拉近与意象的距离,情感更亲切 B.大量运用比喻(如“像一片烈火的青云”),使云雀形象更鲜明可感 C.语言华丽晦涩,充满复杂的修辞,体现古典主义的创作风格 D.节奏明快,韵律和谐,与云雀歌声的灵动、欢快相契合 4.下列对诗歌思想情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仅表达对云雀的喜爱,无对人类现实处境的思考 B.通过赞美云雀,暗含对人类“虚假快乐”的批判 C.抒发了对云雀“消逝”的悲伤,流露出消极情绪 D.强调云雀的快乐源于物质满足,与精神追求无关 5.下列对雪莱浪漫主义风格在诗中体现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自然意象(云雀)的极致赞美,体现浪漫主义对自然的崇尚 B.对“理想快乐”的追寻,传递出浪漫主义的理想主义色彩 C.以主观情感为核心,注重个人体验的抒发,符合浪漫主义特质 D.严格遵循格律与对仗,体现浪漫主义对古典秩序的遵循 6.下列对诗歌中“我们瞻前顾后,为了/不存在的事物自扰”一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批判人类总是为未来的理想而努力,忽视当下的生活 B.讽刺人类被虚幻的烦恼困扰,无法像云雀般拥有纯粹快乐 C.赞美人类具有长远眼光,懂得为未来谋划 D.表达对人类“瞻前顾后”行为的理解与同情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致云雀》创作于1820年,是雪莱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之作。彼时的欧洲,正处于封建势力复辟与资产阶级革命理想碰撞的动荡时期———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灭后,欧洲各国签订《维也纳条约》,妄图恢复封建统治秩序,而资产阶级追求自由、平等的理想遭受重创。雪莱作为坚定的民主主义者,因抨击封建专制、宣扬革命思想,多次被英国政府驱逐,此时正流亡意大利。现实的压抑与理想的炽热在他心中激烈交织,而云雀这一自然生灵的出现,恰好成为他情感与思想的宣泄出口。 诗歌以“你从大地一跃而起”开篇,瞬间将云雀塑造成挣脱束缚、奔向自由的象征。在雪莱笔下,云雀并非普通的飞鸟,而是“欢乐的精灵”“不事雕琢的诗歌”,它的快乐具有三重特质:纯粹性、超越性与感染性。纯粹性体现在“你爱,却从不知晓过分充满爱的悲哀”———云雀的快乐不掺杂人类的欲望、焦虑与痛苦,是源于生命本真的喜悦;超越性则表现为它“从天堂或天堂的邻近”传来歌声,突破了大地的局限,指向精神层面的理想世界;而感染性则在于“全世界的人都倾听你歌唱”,它的快乐能跨越物种,唤醒人类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雪莱对云雀的赞美,本质上是对人类现实处境的反思与批判。诗中写道:“我们瞻前顾后,为了/不存在的事物自扰”“我们最真挚的笑,也交织着某种痛苦”,精准戳中了人类快乐被欲望、焦虑稀释的困境———人类总是被过去的遗憾、未来的担忧束缚,即便拥有快乐,也夹杂着虚假与痛苦,无法像云雀般纯粹。这种对比,并非否定人类的精神追求,而是表达对“理想人性”的渴望:雪莱希望人类能挣脱封建专制与思想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