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1 五年级上册 长相思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词牌名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政治人物、词人、学者。词风真挚自然而凄恻哀艳,悼亡之作尤称绝调,被誉为“清代第一词人”。 主要作品有《纳兰词》《饮水词》等。 走近作者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把这首诗认真读两遍,朗读指导:读准字音,读出本诗的节奏。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yú pàn gēng guō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上 阕 ① ② ③ ④ ①程:道路,路程。 ②榆关:山海关。 ③那畔:那边,文中指关外。 ④千帐:文中是虚数,指众多帐篷。 诗意理解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⑤ ⑥ ⑦ ⑧ ⑨ ⑤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⑥聒:声音嘈杂,文中指风雪声。 ⑦乡心:指思乡之心。 ⑧故园:故乡。 ⑨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下 阕 将士们翻过一座座山,涉过一条条河,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已深,营地里上千顶帐篷都点起了灯。风刮了一更又一更,雪下了一更又一更,将士们被风雪交加的声音吵醒,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祥和,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我们一起来说说古诗的大意吧。 读一读整首词,想一想:作者在词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山、水、千帐、灯、风、雪 诗词赏析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行军艰辛 行进方向 队伍庞大 上阕描写的是千军万马跋山涉水,远离故乡,向山海关进发的情景。 词的上阕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在词的上阕中,我们知道,词人此时正身在征途,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作者要强调“身”在征途呢? 词人身在征途,心却在家乡,身心分离。说明了作者心系故乡。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天气恶劣 思乡之情 下阕描写的是将士们思念故乡,难以入眠的情景。 词的下阕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既然“故园无此声”,那“故园”有什么?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故园有家人,有温暖、有宁静、祥和。 表现出作者身处羁旅荒凉之地的思乡之情。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结合《长相思》的内容,说说词人刻画了哪些画面。 夜晚风雨交加 将士跋山涉水 词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随堂练习 读《长相思》,完成练习。 1.这首词的上阕描写将士们跋山涉水、行军艰难的词句是“ , ”,下阕写环境恶劣的词句是“ , ”。 2.我能用成语来形容将士们的行军生活之艰难: 、 。 3.最能表达全词主旨的句子是“ ”。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 之情。 山一程 水一程 风一更 雪一更 风餐露宿 翻山越岭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羁旅荒凉之地的思乡 《长相思》将写景与叙事融为一体,描写了征途中的将士们在北方的风雪中辗转反侧,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浓烈的羁旅怀乡之情。 主旨归纳 长相思 上阕 下阕 叙事 写景 写景 叙事 山水重重,行军艰难 灯火点点,声势浩大 风雪交加,声音聒耳 思念故乡,难以入眠 羁旅怀乡 层次梳理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 朗读示例:《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长相思》 山一程△ ,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 深/千帐灯△ 。风一更△ ,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 课后习题解答 2.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