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924年 1927年 1937年 国民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 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内战) 国共对立 第13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国共合作 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第15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 政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相互交织。一方面国共两党从合作到对立;中国共产党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另一方面,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民族危机逐渐加深。 经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和拥护。 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中国共产光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阶段特征 《国民革命歌》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13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本课要点 1、国共两党为何合作? 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 3、国共两党如何合作? 4、国共两党合作有何成果? 5、国共两党为何走向对立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割据混战 “辛亥革命以来的中国,徒有民国之名,毫无民国之实,实在是一个假民国。” ———孙中山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 工人运动 路在何方? 国民 革命 名词解析: 国民革命指1924———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国内革命战争,又称大革命,是中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战争和政治运动 。 何为国民革命? 国民革命 开始 高潮 失败 国共合作 的实现 北伐战争 胜利进军 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 第13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国共合作的实现 北伐胜利进军 国民党内反对集团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一、兴起———国共合作的实现 代表人数 全国党员数 中国共产党数次全国代表大会简况表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是一个比较革命的党。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1)共产党方面:成立初期力量弱小,工人运动血的教训,需要革命同盟 材料二:“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议俄为师,断无成就。” ———孙文 (2)国民党方面: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屡遭挫折,国民党需要改组 1.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美列强卷土重来,加紧了对中国政治和经济的控制与侵略。 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军阀割据混战愈演愈烈,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遇到严重障碍,广大人民希望实现国内和平与统一。 一、兴起———国共合作的实现 (3)(根本原因)反帝反封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是国共两党的共同目标 材料四:列宁领导的苏联也派人与孙中山联系,表示对他领导的革命斗争予以支持,并说服他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陈伙成《国共合作北伐记》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尚未完成 (4)其他原因: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帮助 1.原因 自主学习:阅读72页,指出国共两党合作是怎样实现的并完成表格。 中共三大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国民党一大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意义 1923年6月 1924年1月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 标志着国共两党正式合作 A.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 D.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同盟; 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一、兴起———国共合作的实现 2.实现 (1)中共“三大”的召开 (2)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合作方式 党内合作 开始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广州 广州 民族 民权 民生 新 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