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经历斜边、直角边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HL”定理)的探究过程,体会“HL”的合理性. 2.理解并应用“HL”定理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3.能正确应用所学的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我们已经知道,对于两个三角形,如果有“边边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不能保证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当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时,也具有“边边角”对应相等的条件,这时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呢? 下面,让我们来一起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新课引入 步骤: 1.画一条线段AB,使它等于2cm; 2.画∠MAB=90°(用量角器或三角尺); 3.以点B为圆心、3cm长为半径画圆弧,交射线AM于点C; △ABC即为所求. 4.连结BC. 做一做 如图,已知两条线段,试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使长的线段为其斜边、短的线段为其一条直角边. 2 cm 3 cm M A B C 新知学习 把你画的直角三角形与其他同学画的直角三角形相比较,它们全等吗? 换两条线段,试试看,是否有同样的结论? 由以上操作,可以发现它们完全重合,所画的直角三角形都全等.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为“斜边直角边”或“HL”). ”斜边直角边”判定方法 “SSA”可以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但是“边边”指的是斜边和一直角边,而“角”指的是直角. 几何语言: A B C A ′ B′ C ′ 在Rt△ABC和Rt△ A′B′C′ 中,∠C=∠C′=90°, ∴Rt△ABC ≌ Rt△ A′B′C′ (HL). 已知 AB=A′B′ , BC=B′C′ 例1 如图,已知AC﹦BD,∠C = ∠D = 90°,求证:BC﹦AD. 证明: ∵∠C = ∠D = 90°(已知), ∴△ABC与△BAD 都是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定义). 在Rt△ABC 与 Rt△BAD 中, ∵AB = BA (公共边),AC = BD (已知), ∴Rt△ABC ≌ Rt△BAD (HL) BC = AD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A B D C 直角三角形可以用符号“Rt△”来表示 1.如图,要用“HL” 判断Rt△ABC和 Rt△DEF全等的条件是( ) A.AC=DF,BC=EF B.∠A=∠D,AB=DE C.AC=DF,AB=DE D.∠B=∠E,BC=EF C 随堂练习 2.如图,∠E=∠F=90°,∠B=∠C,AE=AF.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BE=CF;③△ACN≌△ABM;④CD=DN. 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②③ 证明∶∵AE⊥BC,DF⊥BC, ∴∠AEB=∠DFC=90°. 在 Rt△ABE和Rt△DCF中, ∵AB=DC,AE=DF,(已知) ∴Rt△ABE≌Rt△DCF(HL), ∴∠ABE=∠DCF. 3.如图,已知 AE⊥BC,DF⊥BC,点E,F是垂足,AE=DF,AB=DC.求证∶AC=DB. 在 △ABC和DCB中, ∵BC=CB(公共边), ∠ABE=∠DCF(已证), AB=DC(已知),∴△ABC≌△DCB(SAS) ∴AC=DB. 4. 如图,点A是公交站,点B是公园,点C是体育场,点D是图书馆,小明和小丁分别从家E,F出发,小明和小丁的步行速度相同,经过一段时间,同时到达C,D两处,后来小明用了5分钟到了 公交站,小丁用了5分钟到了公园,已知C,D 分别位于A,B的正北和正南处,运动过程中, 速度为平均速度,那么小明家到公交站的距离 与小丁家到公园的距离相等吗? 分析:小明和小丁分别从家E,F出发,经过一段时间,同时到达C,D两处→CE=DF,小明用了5分钟到了公交站,小丁用了5分钟到了公园→CA=DB. 解:距离相等, 理由:由题意得,∠A=∠B=90°, ∵小明和小丁分别从家E,F出发,经过一段时间,同 时到达C,D两处, ∴CE=DF, ∵小明用了5分钟到了公交站,小丁用了5分钟到了公园, ∴CA=DB, 在Rt△AEC与Rt△BFD中,∵CE=DF,AC=BD, ∴Rt△AEC≌Rt△BFD(HL), ∴AE=BF, ∴小明家到公交站的距离与小丁家到公园的距离相等. 5.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且∠B=∠D=90°,E,F分别是BC,DC的中点,连结AE,AF,证明:AE=AF. 证明:如解图,连结AC,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