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单元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默而识之(shí) 心既到矣(yǐ) 美差(chāi) B.敏而好学(hào) 报偿(cháng) 积累(lěi) C.无病而呻(shēn) 万卷书(juàn) 发酵(jiào) D.废寝忘食(qǐn) 借鉴(jiàn) 过瘾(yǐ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堆砌 质朴 英雄 浅显 B.描写 精彩 岂敢 气愤 C.慌唐 辛酸 舅父 独立 D.衰弱 厌烦 无限 教科书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①( )光溢( ) ②呐喊( )( ) ③云( )日( ) ④囫( )( )枣 ⑤( )( )心裁 ⑥心( )理( ) ⑦大( )( )手 ⑧牵( )挂( ) ⑨如( )如( ) ⑩呕( )沥( ) ( )( )不忘 ( )( )联翩 1.写出与词语①意思相近的两个词语: 、 。 2.写出与词语结构一样的两个词语: 、 。 3.词语中“联翩”的意思是: 。 三、选词填空。 继续 陆续 连续 1.爸爸( )三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2.我每读完一个故事,都会( )把这个故事编下去。 3.受灾的群众已经被( )送到医院进行医治。 不管……都…… 不仅……而且…… 如果……就…… 4.我们( )要学习写好读书笔记,( )要学会保存,( )用什么形式写的,( )应该将它们分类保存好,以备日后查询之用。( )随手写随手扔,( )失去了读书积累的意义。 四、按要求写句子。 1.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仿写比喻句) 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仿写反复句) 3.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有关动物的书对我越来越感兴趣。(修改病句) 五、按提示填空。 1.《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是“ , ———。 2.《论语》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 , ———。 3.《观书有感》(其一)中,与成语“源头活水”有关且强调只有平时多积累才能才思不断的诗句是“ ———。 六、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 ”,错的画“×”。 1.“敏而好学”中的“敏”指“勤勉”,“敏以求之者也”中的“敏”指“聪敏”。( ) 2.倡导读书有“三到”的是宋代朱熹。( ) 3.《忆读书》中冰心指导儿童“好读书,只读好书”。( ) 4.欧阳询是唐初著名的书法家。( ) 七、连一连。 曹雪芹 《三国演义》 《景阳冈》 施耐庵 《红楼梦》 《猴王出世》 吴承恩 《水浒传》 《草船借箭》 罗贯中 《西游记》 《黛玉葬花》 八、排列句子顺序。 ( )一部好书,不但给人以知识,而且能帮助人们养成优美的品德和情操,引导人们健康成长。 ( )书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因此读书必须有选择。 ( )然而,也毋庸讳言,一些内容不健康的甚至反动的书读了只能使人精神颓废,受到损害。 ( )历史的文明要靠书籍来传播,人类的智慧要靠书籍来交流。 九、课外阅读我能行。 读书破万卷 20世纪30年代的一天,南京国学图书馆的馆长办公室里来了一位少年。馆长听完少年很有礼貌的诉说后,非常吃惊。原来,他请求在图书馆里,用一年的时间,把馆藏的中国历代典籍通读一遍。馆长同意了,但他对面前这位文弱的少年用一年时间要读完数万卷书,心里也不免有些怀疑。 以后,每天第一个走进阅览室的人是他,最后一个走出阅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