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类型:A 山东省滨州市2025届中考地理试卷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每题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著名地理学家竺可桢从青年时代起,就每天坚持记录身边生物的变化,积累形成的900万字日记成为地理研究的宝贵资料。阅读日记,完成1~3题。 1.日记选编的内容,与以下哪个地理要素直接相关( ) A.位置 B.地形 C.气候 D.河流 2.结合生物变化的年际差异,推断今年农作物播种较往年( ) A.一致 B.推迟 C.提前 D.无法确定 3.研究日记发现,即使在同一区域,农业生产也需( ) A.因地制宜 B.因时制宜 C.因人而异 D.遵守传统 小滨赴新疆开展“溯河源冰川—探沙漠绿洲”研学考察。读“迪那河沿岸等高线地形图”,完成4~6题。 4.沿迪那河溯源寻找冰川,行经的地形部位是( ) A.鞍部 B.陡崖 C.山脊 D.山谷 5.实地考察发现,该地河流多为( ) ①季节性河流 ②非季节性河流 ③内流河 ④外流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经过几代治沙人的艰苦奋斗,当地基本实现了( ) A.绿进沙固 B.绿退沙固 C.绿退沙进 D.绿进沙进 热带雨林有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作用。读“热带雨林全球分布图”,完成7~8题。 7.热带雨林分布地的共同点是( ) A.地处热带阳光直射 B.在热带雨林气候区 C.动物植物资源丰富 D.交通不便人口稀少 8.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破坏会( ) ①加剧全球变暖 ②破坏生态平衡 ③引发火山地震 ④造成水土流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茅草屋是非洲典型的传统民居,使用树枝、木棍架构,房顶铺茅草。读“茅草屋景观及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9~10题。 9.依据茅草屋建筑材料和形态判断,其可能在( ) A.刚果盆地 B.东非高原 C.撒哈拉沙漠 D.尼罗河三角洲 10.茅草屋在该地分布广泛,原因是( ) A.季风气候显著,确保防寒保暖 B.热带雨林湿热,方便隔热避雨 C.热带草原广布,便于就地取材 D.热带沙漠干旱,利于通风散热 极光是太阳风中的高能粒子与高层大气碰撞产生的发光现象,常见于高纬度地区的夜晚,我国在黄河站建立光学观测平台用于开展极光研究。读“12月黄河站拍摄的极光景观及黄河站位置图”,完成11~12题。 11.与图示极光景观相符的是( ) A.北极地区极夜 B.北极地区极昼 C.南极地区极夜 D.南极地区极昼 12.科考队开展极光观测为了( ) A.开发旅游资源 B.勘探矿产资源 C.开辟北极航道 D.监测大气环境 美国自然条件优越,独特的现代化生产和管理方式,使其成为世界农业大国。读“美国本土农业分布图”,完成13~14题。 13.如图反映的美国农业生产特点是( ) A.生产方式现代化 B.生产区域专门化 C.生产过程机械化 D.农业产品商品化 14.以下对美国农业生产特点,理解正确的是( ) A. B. C. D. 人口流动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直接影响区城经济的发展。读“2024年山东省各市常住人口变化图”,完成15~16题。 15.我省常住人口变化情况是( ) A.济南增加最多 B.滨州减少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