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学年上学期华碧初中期中考查八年级历史学科学情调查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A B C D A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D C D C D B A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B C A D 1.C 【详解】根据题干“清道光十九年(1839)正月,钦差大臣……领旨抵粤禁烟,……在虎门海滩挖池两口,……将所缴获英美等国的鸦片237万余斤当众销毁,……谨铭石为记。”和所学知识可知,体现的是林则徐虎门销烟。因此,这段碑记可能为《林则徐虎门销烟记》,C项正确;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战死。因此,《民族英雄关天培公墓重修记》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第二年,左宗棠命刘锦棠入疆,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先收复乌鲁木齐及其附近地区,然后攻克达坂城等地,挺进南疆。新疆各族人民纷纷拿起武器,主动配合清军作战,痛击侵略者。因此,《左宗棠收复新疆战记》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885年初,法军在越南北部向清军大举进攻直逼中越边境的镇南关。老将冯子材临危受命,积极备战,于3月取得镇南关大捷,并乘胜收复越南谅山等地,扭转了整个战局。因此,《冯子材镇南关大捷记》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2.B 【详解】据材料“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开始,银钱比价飞速上涨,一两白银可换二三千文”和所学知识可知,19 世纪初期,英国等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内白银数量减少,根据供求关系,白银变得稀缺,其价值相对制钱就会升高,从而使得银钱比价飞速上涨,B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的是银钱比价变化,重点在白银与制钱兑换比例上,而非铸钱成本。铸钱成本上升不一定直接导致银钱比价如此大幅波动,排除A项;限制外贸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白银数量,但清朝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并非 19 世纪二十年代才开始限制外贸,不能很好解释这一时期银钱比价突然飞速上涨的现象,排除C项;农业发展导致粮价下跌与银钱比价上涨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联系,粮价变动主要受粮食产量、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和银钱兑换比例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B项。 3.D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从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材料中的“划分成了两个时代”主指社会性质变化,D项正确;鸦片战争没有涉及指导思想变化,排除A项;鸦片战争前后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但不是划分时代的依据,排除B项;革命对象从地主阶级到外国侵略者、地主阶级的变化,属于社会性质变化的具体表现,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4.A 【详解】根据题干“曾经只有广州一口对外的贸易垄断局面被彻底打破”指的是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直至1842年才被打破。1842年签订了《南京条约》,被迫开放五个通商口岸,打破了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A项正确;《北京条约》签订于1860年,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B项;《天津条约》签订的时间是1858年,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C项;《马关条约》签订于1895年,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5.B 【详解】据题干“鸦片战争爆发后,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毅然选择与虎门共存亡;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广州城厢内外民众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可知,题干这些行为直接体现了中国军民在面对外来侵略时的英勇抗争精神,B项正确;虽然英军装备先进,但题干未强调抵抗策略的有效性,排除A项;题干未直接批判统治者。尽管清廷决策摇摆,但重点在军民行动而非统治问题,排除C项;题干未涉及经济结构变化。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瓦解是长期结果,与具体战役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