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98774

【大单元·任务式】第七单元第4课时 语文园地(阅读) 教案 统编版语文二上

日期:2025-11-1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6次 大小:34031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语文,单元,园地,统编,教案,阅读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 课题:《语文园地七 》日积月累 我爱阅读 内容分析: 我爱阅读绕口令《分不清是鸭还是霞》借助拼音自主阅读,通过有节奏、快速地朗读,感受绕口令的趣味 背诵并理解古诗《夜宿山寺》,在反复诵读中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语言运用: 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夜宿山寺》,借助图片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歌语言的凝练与夸张。能借助拼音自主阅读绕口令《分不清是鸭还是霞》,通过由慢到快、有节奏的朗读,感受绕口令的韵律和趣味,提升口语表达的清晰度与流畅度。 思维能力:通过对比学习,初步感知古诗的意境美与绕口令的语言节奏美这两种不同的文学形式特点。在读绕口令的时候锻炼观察、比较和快速反应的能力。 审美创造:通过为《夜宿山寺》配画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在绕口令的节奏中感受汉语音韵的和谐与奇妙,激发对汉语之美的热爱。 文化自信:在诵读中感受中华经典古诗的永恒魅力,体会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在趣味盎然的绕口令中,体会汉语的独特趣味与生命力,增强对母语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夜宿山寺》;有节奏、快速地朗读绕口令《分不清是鸭还是霞》,感受两种文体的不同趣味。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展开想象,体会《夜宿山寺》的“高”;在快速朗读绕口令时保持吐字清晰。 课时目标 1.背诵并理解古诗《夜宿山寺》,在反复诵读中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2.根据画面合理想象,能写几句完整的话。 3.阅读绕口令《分不清是鸭还是霞》,感受说绕口令的乐趣,激发阅读绕口令的兴趣。 情境任务:“同学们,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画家,让我们一起来做‘大自然的小画家’,用眼睛观察、用心灵感受、用语言描绘我们眼中最美的想象风景!” 小画家们,你们准备好了吗?第一站:古诗中的想象风景(语文园地———想象剧场)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节:《夜宿山寺》探秘 1.回顾旧知: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唐诗和一首北朝民歌,谁还记得?请大胆举手给我们背一背。 学生背诵,教师点评。 2.教师导入:同学们,这堂课我们接着学习大诗人李白的一首古诗。提到诗人李白,你能想起他都写过哪些古诗呢?老师听到有的同学说《静夜思》。非常正确。李白曾在夜晚望月抒怀,写下《静夜思》。他也曾在一个群星璀璨的夜晚,登临山寺,写下了另一首令人惊叹的作品,就是这首《夜宿山寺》。 3.学生齐读诗题。 4.画卷初展,初读感知 教师播放静谧的古筝曲,朗读古诗。 引导学生从题目中找到诗人写这首诗的时间、地点和事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绘制简笔画。 静心观察: 欣赏山寺夜景图,初步进入诗歌意境。 动笔圈画: 拿起笔,将自己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字词圈画出来。 拼读练习: 主动借助汉语拼音,尝试拼读被圈出的生字,并倾听老师的范读,进行自我纠正。 第二节:化身“小李白”,想象品读 1.阅读任务: 请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圈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师生共读:教师重点指导“宿、寺、危、辰、恐”的读音。 2.想象画面。同学们,从这首诗中你能读出什么内容,说一说你心中的画面。 教师引导学生从字面上理解词语的意思,说出大意即可。学生结合古诗的插图,试着说一说全诗的意思,全班交流。 3.教师提问:同学们,请你画出古诗中写楼高的词语。 ①“高百尺”“摘星辰” 李白的很多诗句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江雪》中有两句诗也运用了这样的修辞手法,你能背一背吗?(学生齐背) ②诗人站在这里为什么不敢高声说话呢? 预设生:因为担心会惊动天上的神仙。(恐惊天上人) 4.沉淀语感,诵读古诗。 教师描述画面,学生认真倾听,说出对应诗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