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核心素养 科学观念:了解摩擦力的普遍存在;了解摩擦力的概念;能正确区分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了解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知道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常用方法。 科学思维:通过大量生活实例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分析摩擦力的性质;能想象没有摩擦力所能产生的情景。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理解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的方法;了解不同性质的摩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探究实践: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控制变量法在物理研究过程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设计实验、分析概括的能力; 态度责任: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他人合作的精神;通过实际体会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与价值。 【课前预习】 一 摩擦力 1.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产生条件: (1)两物体要相互接触; (2)两物体要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3)两物体间要有压力; (4)两物体接触面粗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3.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 的方向相反。 4.分类: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注意](1)摩擦力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许多时候,摩擦力可能是物体运动的动力。如把物体刚放上传送带时,就是靠传送带对物体的摩擦力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的。 (2)对相对运动的理解:不要把“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等同,相对运动指相互接触的物体间相对位置的变化。 二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影响因素 (1)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 。 (2)接触面的 。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探究实验模型(如下图所示) (1)实验中要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应使木块在弹簧测力计拉力的作用下做 运动。此时拉力与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2)甲、乙两图说明: ,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甲、丙两图说明: ,滑动摩擦力越大。 (4)上述实验主要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 (5)此实验在测量拉力的时候,很难使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要精准测量,可选用下图中的方案 。 三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1)增大 。例如: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车闸;用力握紧杯子。 (2)使接触面 。例如:轮胎表面有花纹;冰雪天气汽车轮胎装上防滑链;体操运动员上器械前要涂防滑粉。 (3)变 摩擦为 摩擦。例如:汽车紧急刹车时,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四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1)减小 。例如:运动员在单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不能太紧。 (2)使接触面 。例如:滑冰场上的冰面需要光滑。 (3)变 摩擦为 摩擦。例如:使用滚动轴承。 (4)使接触面分离。例如:气垫船、磁悬浮列车。 【课中研学】 一、摩擦力的存在 实践活动: (1)将手掌紧压在桌面上,并慢慢拖动,使手在桌面上滑动。你的手掌有什么感觉? (2)用手推放在桌面上的木块,使它运动起来,观察木块离开手后运动状态有什么变化。请解释这个现象。 (3)用扫把从右往左清扫地面,感受施加给扫把的力,观察扫把刷毛朝哪个方向弯曲。 1、滑动摩擦力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作滑动摩擦力。 (1)产生条件 ①两物体相互接触并挤压; ②两物体的接触面粗糙; ③发生相对运动(滑动)。 思考与讨论:判断下列情景中的人或物是否受到滑动摩擦力。 (2)作用点和方向 滑动摩擦力作用在接触面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