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抽样评估 九年级历史试卷 2025.11 请看提示: 1.本试卷共6页,分卷Ⅰ (单项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单项选择题第1题至第20题为卷1,非选择题第21题至第24题为卷Ⅱ。 2.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本次考试用时90分钟,试卷满分 100分。 卷 Ⅰ (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选择题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尼罗河是孕育古埃及文明的摇篮。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 2.《汉谟拉比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正文包括282条法律条款,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债务、继承、审判、奴隶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上述材料反映出《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是 A.影响深远 B.内容全面 C.传播广泛 D.君主专制 3.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一些城邦公民甚至不过几百人。由此可见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 A.农业发达 B.民主盛行 C.小国寡民 D.等级森严 4.亚历山大时期是真正体现西方、中东和北非历史上国际文化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希腊人将其文化向所知的文明地区传播,东方的宗教也开始渗入希腊城邦。由此可见,亚历山大时期 A. “神人同形同性” B.文明的交流交融 C.佛教源自希 腊 D.文明具有统一性 5.公元534年,东罗马帝国国王主持编撰了《罗马民法大全》,该法典对西方文明的影响被认为仅次于《圣经》,其基本思想和原则已融入到西方乃至世界各国的法律中。这表明《罗马民法大全》 A.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B.符合资产阶级发展要求 C.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 D.维护了奴隶主阶层利益 6.11世纪后,随着西欧城市兴起和发展,社会对法律、医学等专门人才的需求量大增,越来越多的世俗君主或城市开办大学。这些大学开设算术、医学、法学、神学等课程,培养实用性人才。这说明大学 A.成为了国家学术研究中心 B.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C.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D.拥有了免赋税特权 7.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①、②、③处应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A.拜占庭帝国、查理曼帝国、意大利 B.拜占庭帝国、波斯帝国、英格兰 C.亚历山大帝国、阿拉伯帝国、荷兰 D.东罗马帝国、查理曼帝国、英格兰 8.阿拉伯帝国时期,阿拉伯人活跃于亚、欧、非三大洲,他们贩卖丝绸、香料、宝石、铜镜等。从亚洲的苏门答腊、马来西亚、印度直到北欧波罗的海沿岸,都有他们的足迹。这表明阿拉伯帝国 A.地域幅员辽阔 B.具有重商传统 C.商业贸易发达 D.地理位置优越 9.宗教的形成和传播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关于宗教对应正确的是 A.基督教———耶稣———巴勒斯坦 B.道教———屋大维———阿拉伯半岛 C.佛教———穆罕默德———古印度 D.伊斯兰教———耶稣———古埃及 10.九年级学生正在排演“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的历史情景剧。在真实的历史上,下列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A.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B.达·芬奇绘制《蒙娜丽莎》 C.达·伽马横渡印度洋 D.麦哲伦环球航行归来 11.“千千万万的黑人或在长途跋涉中死于炎炎烈日之下,或在阴暗、狭窄、恶臭的船舱里死于时疫,或因船上的粮食、淡水不足而被活活地抛入大海”,这反映出黑奴贸易的特点 A.持久性 B.残酷性 C.两面性 D.商业性 12.有学者认为:“17世纪末的英国从表面看,政权似乎一点没变,国王依旧,英国仍然是一个王国而不是共和国,国王仍然是国家元首……然而,实际权力结构却彻底发生了变化,国王和议会的权力互换了位置”。这一变化实现的标志是 A. 《权利法案》的通过 B. “光荣革命”的结束 C. 《大宪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