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单元 伟大的复兴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题型觉醒 语言文字运用 建议用时:18分钟 一、 (2025福建龙岩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0分) 这一簇红艳艳的杜鹃花从高大的老松上旁枝逸出,各色的绿色植物衬着它,可谓① ( )。我不清楚,周围杂树丛生,藤蔓交错,它要经过多少阻碍才能跃上这苍劲、 伟岸的老松。它不顾一切地攀缘而上,是为了照亮这茫茫群山,照亮这一路追寻的脚步 吗?是的,它熠熠生辉,光彩夺目,你不由得被它牵引着,不由得为它②( )! 看着这一株昂然绽放的杜鹃,我不禁想起在井冈山黄洋界看到的那高高矗立的石碑, 上面刻着毛泽东同志遒劲有力的八个大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年,革命的火种 就是从井冈山上传播出去的,传遍神州大地,并且熊熊燃烧起来,形成了不可阻挡的力 量,照亮了万里河山。 这一枝红艳艳的杜鹃,并不因游人的驻足或惊叹而改变姿态,它依然那么静静地燃 烧着。最深最美的情愫,在它的花蕊叶尖上流淌着。井冈山杜鹃,静静绽放着,已经唱 成一首歌;它为生命歌唱,为自由歌唱,为胜利歌唱! 1. 请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答案】 ①烘云托月(众星拱月) ②心驰神往(流连忘返)(每处1分) 【解析】 第①处,根据前文“各色的绿色植物衬着它”可知,此处强调“各色的绿色植物” 对“杜鹃花”的烘托陪衬作用,故可用“烘云托月(众星拱月)”之类的成语。 第②处,根据前文“你不由得被它牵引着”可知,此处语境强调“你”被杜鹃花的“熠熠生 辉,光彩夺目”吸引,对其心生向往、留恋。故此处可用“心驰神往(流连忘返)”之类 的成语。 成语积累 烘云托月:比喻从侧面加以点染以突出所描绘的事物。 众星拱月: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形容非常向往。 流连忘返:留恋不舍,忘记返回。 奇哥方法论 成语填空———多看看,再转转 第一步,看前后,看位置,判断空缺处内容。看空缺处前后的语境、提示词等,确 定语段内容,判断语意;看空缺处的位置,根据空缺处在句子中的位置,判断成语在句 子中充当什么成分。由前面的信息判断空缺处应该填写的内容,先用白话表达。 第二步,将“白话”转化为成语。解答成语填空题,除了要联系上下文,更重要的是 平时要积累成语,只有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才能顺畅地将“白话”转化为成语。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 达效果。(4分) 【答案】 ①比喻:将杜鹃比作一首歌,以听觉写视觉,写出了杜鹃花开放的生机活力及 其给人带来的生命感染力与精神愉悦感。②排比:“为生命歌唱”“为自由歌唱”“为胜利歌 唱”构成一组整句,音韵和谐,节奏感强;语意递进,语势增强,情感渐深,揭示了井 冈山杜鹃蕴含的内在精神实质与理想价值追求。(每点2分) 【解析】 解题步骤 ①比喻、通感 ②排比 找出对应 语句 “井冈山杜鹃,静静绽放着,已经唱成 一首歌” “它为生命歌唱,为自由歌唱,为 胜利歌唱” 分析修辞 的构成 本体是“杜鹃”,喻体是“一首歌”;杜鹃 花是视觉,歌是听觉,两种感觉互通 三个“为……”连贯排列 分析修辞 的表达效 果 杜鹃花绽放是视觉感受,“一首歌”是听 觉感受,通过听觉感受形象生动地表现 出杜鹃花绽放的美丽,给人带来视觉上 的享受,表现出其生机活力和带给人的 感染力和愉悦感 形式上,结构整齐,音节匀称,朗 朗上口,增强气势和节奏感;内容 上,“生命”“自由”“胜利”之间语意 和情感递进,揭示了井冈山杜鹃蕴 含的内在精神实质与理想价值追求 奇哥方法论 赏析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赏析修辞手法分两步,第一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