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03115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13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

日期:2025-11-0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954729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历史,八年级,上册,13课,国共
  • cover
(课件网) 新课导入 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杰出军事政治人才,国共两党众多将帅均出身于此。他们不仅在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中发挥了核心骨干作用,更深刻影响了二十世纪中国的历史进程,被誉为“中国将帅的摇篮”。”。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建校宗旨 革命者来 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新课导入 第13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022年课程标准: 1. 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等国民革命的主要内容; 2. 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性质。 1.掌握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等基本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2.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能够多角度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 3.感受大革命时期英雄们摧毁旧社会的壮烈之举、敢为人先的社会担当、紧追时代潮流的人文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 4.通过了解北伐战争胜利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史实,对中国革命的艰巨性和曲折性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为理想而奋斗的坚强意志。 核心素养目标 唯物史观 史料实证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从国共合作 到国共对立 1924 1927 第一次国共合作 (国民革命时期) 1936.12 国共十年内战 (土地革命时期)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时空观念 国民革命:指1924-1927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展开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国民大革命运动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有农民运动、工人起义和北伐战争等,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运动中的高潮事件。 1912年 中国国民党 1923年 中国共产党 中国的出路在何处? 【共产党】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二七”惨案)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国民党】民国建立后,孙中山先生依靠地方军阀,相继发起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才意识到自已的孤独。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 ①共产党:工人运动血的教训,需要革命同盟。 ②国民党:孙中山深感国民党改组的迫切性。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背景 ①共产党:工人运动血的教训,需要革命同盟。 ②国民党:孙中山深感国民党改组的迫切性。 ③合作条件: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实现(根本原因) ④客观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推动。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背景 列宁领导的苏联也派人与孙中山联系,表示对他领导的革命斗争予以支持,并说服他与中国共产党合作。这些,使得处于困难和孤立境地的孙中山,豁然看到了光明。 ———陈伙成《国共合作北伐记》 马林(苏联共产国际派往中国指导革命的代表) 中共三大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阅读课本70页,归纳中共三大与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概况 中共三大 时间 主要内容 1923年6月 ①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国共合作方式: 党内合作 革 命 同 盟 工人 农民 小资 民族资产阶级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2、准备 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 中国国民党一大 时间 地点 主要 内容 意义 1924年1月 广州 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和国民革命的兴起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