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03914

新疆克州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5-11-0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28592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新疆,克州,2025-2026,学年,七年级,学期
  • cover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阿克陶梧桐中学、阿克陶玉麦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9月1日晚,央视2023年《开学第一课》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在十堰市郧阳区学堂梁子遗址发现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亮相该节目,“郧县人”头骨的化石,是中国的直立人化石。请问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的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蓝田人遗址 2.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华大地很早便出现了人类的足迹。请选出下列哪个是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相似点( ) A.都与现代人模样基本相同 B.都已经吃上熟食但只能使用天然火 C.使用打制石器进行劳动 D.都能缝制衣物御寒有爱美意识 3.某地蜡像馆在从旧馆搬迁到新馆过程中,一组展示山顶洞人的生活场景的蜡像严重受损,需要重新塑造。新来的年轻塑像师傅重新塑造了一组场景。以下是新塑造的山顶洞人体貌、生活场景信息,其中有误的是( ) A.体貌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B.爱美,戴着兽牙石珠串成的饰品 C.已经出现贫富两极分化 D.会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 4.考古发现为历史学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观察出土文物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最适合用来研究早期农耕生活定居文明的出土文物是( ) A. B. C. D. 5.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下面考古发现能够印证河姆渡居民( ) A.出现早期国家 B.进行农业生产 C.进入文明社会 D.掌握青铜工艺 6.考古学家在河南渑池的仰韶村发现了史前彩陶片,依据考古惯例,该文化被命名为仰韶文化,泛指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彩陶文化。其显著特征包括:彩陶、半地穴式房屋、磨制石器等。据此,下列遗址中属于仰韶文化的一种类型的是( ) A.河姆渡 B.半坡 C.大汶口 D.良渚 7.下表是陶寺墓葬(752座)等级分类统计表。据此可知,陶寺遗址所代表的文明( ) 墓者身份 “王”者 贵族 平民富有者 平民 数量(座) 6 161 31 554 百分比(%) 0.8 21.4 4.1 73.7 A.已经具备成熟国家形态 B.社会组织能力比较强 C.形成完备社会管理体系 D.已出现复杂阶级分化 8.对图1和图2所含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没有来源因此不可信 B.含有原始农业的信息 C.反映了私有制的出现 D.体现手工业发展状况 9.4月4日,甲辰 (2024) 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举行,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先生率台湾青年参加。两岸人民公祭轩辕黄帝是因为( ) A.黄帝治理了黄河水患 B.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C.黄帝创造了中国文字 D.黄帝建立了第一个封建王朝 10.二里头遗址是一座沉睡千年的神秘古城,被誉为“最早的中国”。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等遗迹,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该遗址反映出( ) A.夏朝出现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B.商朝社会贫富分化很严重 C.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D.商朝时期手工业非常发达 11.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 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 B.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C.最后一个国君暴虐残酷 D.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 12.在《礼记 礼运》中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这里的“家”是( ) A.原始人类的活动 B.农耕文明的出现 C.早期国家的产生 D.封建社会的形成 13.“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这一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 ) A.早期国家的建立 B.暴政导致亡国的教训 C.礼乐制度的瓦解 D.战争导致的消极影响 14.《论语·季氏第十六》对春秋政治形势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