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C D A D A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C A C D C C B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C D C D C D B D D 31. (1)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 (2)特征:士人政府(或文治政府);思想条件: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科举制。 (3)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起草敕令;商讨国是;提出建议;记录旨意;起草谕旨。 (4)积极方面: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疆域版图,维护国家统一;重视人才选拔,扩大统治阶级基础。消极方面:容易形成专权暴政;出现决策失误,政局动荡;闭关锁国,阻碍社会发展进步。 32. (1)百家争鸣;墨家:墨子;法家:韩非。 (2)“仁”;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不仅是大思想家,而且还是大教育家。 (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3. (1)尧、舜、禹。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 (2)为了巩固政权,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宗亲和功臣。通过分封制,周王朝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3)尊王攘夷;齐桓公;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4)商鞅变法;措施:严明法度,禁止私斗;作用: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025-2026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 (历 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境内已确认最早的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2.如图为山顶洞人遗址发现的装饰品,由兽骨和贝壳穿孔制成。此发现可以说明山顶洞人( ) A.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B.外貌与现代人接近 C.已经有了爱美意识 D.开始了农耕生活 3.考古发掘的历史文物是我们了解历史并对其形成合理解释的重要证据。下列出土文物有助于我们了解( ) A.早期人类生产工具的进步 B.远古先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C.农耕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 D.远古传说的丰富历史信息 4.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如图贾湖遗址出土的文物,从器物用途上可以研究贾湖遗址居民的( ) A.农业技术 B.打制石器技术 C.精神追求 D.畜牧业发展程度 5.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历史结论则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313年,罗马皇帝承认基督教具有合法地位 B.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将帝国一分为三 C.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 D.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6.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说: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存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形成的什么特点( ) A.由多民族融合而成 B.黄帝、炎帝联合打败蚩尤,这一部落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C.黄帝是“华夏之祖” D.形成在距今约四五千年前 7.“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其中,破坏“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是( ) A.尧 B.舜 C.禹 D.启 8.“天下为家”出自《礼记 礼运》,原指将君位传给儿子,把国家当作一家所私有。现泛指处处可以成为家,不固定居住在一个地方。将君位传给儿子,这一现象最早出现于( ) A.公元前21世纪初期 B.公元前21世纪后期 C.公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