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06682

内蒙古集宁一中商都分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日期:2025-11-0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45600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内蒙古,答案,试题,历史,月月,学期
  • cover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 七年级历史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5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表格是某同学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时做的笔记。通过笔记判断他学习的古人类是( ) 距今约70-20万年 周口店龙骨山 使用打制石器 会使用火,还会保存火种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2.人类由古猿演化而来,大致经历了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现代人)几个阶段,属于晚期智人阶段的是( )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3.山顶洞人在兽牙、海蚌壳等物体上钻出小孔,做成项链。这说明山顶洞人已有了( ) A.宗教意识 B.爱美意识 C.祖先崇拜活动 D.灵魂观念 4.半坡居民居住的房屋样式是( ) A.干栏式 B.半地穴式 C.窑洞式 D.竹楼式 5.部编版七年级新教材的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的内容向我们展示出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部分史前文明成果。你认为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研究史前文明最可信的依据是( ) A.考古发现 B.口耳相传 C.音像资料 D.想象推理 6.大汶口文化时期,同一墓地的墓葬中,有的随葬百余件成套的器物,其中不乏精美的玉器,有的却一无所有。这表明这一时期( ) A.人们开始具备了审美观念 B.同一群体内出现贫富分化 C.社会生产力达到较高水平 D.群体成员之间的地位平等 7.如图所示是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酋长蚩尤,传说他有铜头铁额,刀枪不入,是我国神话中的战神。他在下列哪场战役中被炎黄部落联盟打败( ) A.巨鹿之战 B.涿鹿之战 C.牧野之战 D.阪泉之战 8.陶寺古城遗址的考古成就:1985年,发掘9座大墓,80余座中型墓,610余座小型墓。研究表明极少数贵族占有大量财富和拥有权力,90%的墓主没有任何随葬品;经过三年的发掘,一座面积达280多万平方米的都城展露真容。这些表明当时( ) A.建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B.原始农业高度发达 C.已产生阶级和早期国家 D.形成了奴隶制国家 9.据《史记》记载,尧在位七十年遇到舜,又过二十年因年老而告退,让舜代行天子政务,并向上天推荐。该记载反映的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0.黄河、长江和西辽河流域都发展出各具特色的早期文明。中原地区在广泛吸收各地文明要素的基础上迅速崛起,经过持续发展走向一体。这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的特点是( ) A.分布广泛 B.农耕为主 C.多元一体 D.源远流长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题(每题10分,共3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所示 北京人复原图像 山顶洞人复原图像 材料二:人类能够使用和管制火,是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这必须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积累了经验,有了相当的智慧才能办到的。 材料三:如图,下列图片所示文物是在我国原始人类遗址中发掘出来的。 穿孔骨针 装饰品 (1)请分别写出材料一中北京人、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多少年。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与北京人相比,山顶洞人的用火技能有什么进步? (3)根据材料三,你能推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哪些生产和生活技能吗? 1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在参观某地文化遗址时说:“(这里)在中华文明成熟之前,起到了稻作文明的奠基作用。” 材料二:(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长屋。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竖椽、盖顶…… ———摘编自梅福根、吴玉贤《七千年前的奇迹》 材料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袁隆平参观的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哪里?它位于我国的哪个流域? (2)材料二中提到的“木构长屋”是什么类型的建筑?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