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五区联考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早期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 2.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几处比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 A.种植水稻 B.会使用火 C.烧制彩陶 D.铸造四羊方尊 3.下面为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图片。这些图片可以共同印证河姆渡人( ) 稻谷遗存 带藤条残木柄骨耜 干栏式建筑复原想象图 A.懂得使用工具 B.开始定居生活 C.从事渔猎活动 D.懂得饲养家畜 4.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主要从事粟作农业生产,其重要文化特征是( ) A.懂得使用工具 B.制作彩陶 C.懂得漆器 D.会象牙雕刻 5.小林在阅读书籍时,发现文章关键词处有这样几个词,“山西襄汾”,“距今约4300到4000年”,“陶制的建筑材料”。请问这篇文章的标题最有可能的是?( ) A.陶寺古城遗址的重大发现 B.良渚遗址的文明成就 C.惊现河姆渡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 D.寻找牛河梁遗址 6.下列出土于我国不同地区的玉器文物可以印证中华文明( ) 浙江良渚遗址·玉琮 四川三星堆遗址·玉琮 山西陶寺遗址·玉琮 A.先进丰富 B.稳定发展 C.多元一体 D.民族交融 7.“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建此伟业,雄立东方。”诗中被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 A.尧 B.舜 C.禹 D.炎帝和黄帝 8.“华夏民族,非一族形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 ) A.发祥地是黄河流域 B.交通便利,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成就 C.由炎帝和黄帝创立 D.杂居相处,在不断交往中融合而成 9.传说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涌现出尧、舜、禹三个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能够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得益于哪一制度( ) A.选举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10.2024年掀起龙年寻“龙”热潮。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再次走进大众视野,被誉为“华夏第一龙”,彰显了二里头文化是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此文物可以用来研究( ) A.夏朝文明 B.商朝文明 C.西周文明 D.东周文明 11.一位中国导游给外国朋友介绍夏、商、西周历史,他将夏桀、商纣王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其标准应该是( ) 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B.他们都扩大了统治范围 C.他们都以统治残暴著称 D.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 12.《三字经》中这样描述: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七雄”中地处最南边的是( ) A.齐 B.楚 C.秦 D.燕 13.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 ) A.西周 B.夏朝 C.商朝 D.东周 14.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汇聚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0多篇;同时也保存了丰富的商周时期的史料,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光辉的地位。“它”指的是( ) A.《诗经》 B.《离骚》 C.《论语》 D.《墨子》 15.“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谷雨栽下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安排生产和生活特有的“时钟”。节气文化里藏着( ) A.商品贸易的发展 B.手工业发展路径 C.农耕文明的印迹 D.政治制度的变革 16.“一位非洲友人来到中国,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如图所示文物--目前世界上最重的青铜器,通过这个文物,可以了解哪朝的历史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17.《历史建筑之谜》中说:“李冰设计的工程绝妙天工,不仅能自动调节水量,还可以自动分沙排沙,中国2000年前就解决了水利工程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