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一 混合运算与数量关系(一) 1.2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芳芳买 1 个书包后,剩下的钱还可以买几本笔记本 要求用 100 元购买 1 个 50 元的书包后,还可以买几本笔记本,必须先求出用 100 元买 1 个书包后剩下了多少钱,再求剩下的钱里有几个 5 元,就可以求出可以买几本笔记本。 (1) 分步解答 ① 求买 1 个书包后还剩多少元:100-50=50 (元)。 ② 求剩下的钱可以买几本笔记本:50÷5=10 (本)。 (2) 探究综合算式的列法 列综合算式时我们最先想到的应该是 100-50÷5 这道算式,但是根据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算式中只有除法和减法时,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列出的综合算式应该先算“50÷5”,与题中的先求“剩下的钱”不符,所以列出的综合算式不对。 为了先算减法,我们在列综合算式时可以添上小括号来改变要运算顺序,所以综合算式应该为 (100-50)÷5。 小括号在计算中起到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芳芳买 1 个书包后,剩下的钱还可以买几本笔记本 (100-50) ÷5 = 50÷5 = 10 (本) 答:还可以买 10 本笔记本。 大志的钱可以买几个文件夹 求“大志的钱可以买几个文件夹”就要先求出大志一共有多少钱,再求出这些钱里面有几个 7,就能买几个文件夹。 先要求出什么 怎样列综合算式 列综合算式时,必须先求大志的总钱数 20+15=35(元),再求 35 里面有几个 7,要用除法。为了先计算 20+15,要加上小括号,列式为 (20+15)÷7。 大志的钱可以买几个文件夹 (20+15) ÷7 = 35÷7 = 5(个) 答:可以买 5 个文件夹。 计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1. 结合例 3 图中的信息,说说下面算式求的是什么。 (100-30)÷7 100-(50+15 ) 100 元钱买了一筒水彩笔后,剩下的钱可以买几个文件夹 100 元钱买了一个书包和一盒碳素笔,应找回多少元 2. 说说下面各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70+23)÷3 4×(86-66) 先算加,后算除 =31 先算减,后算乘 =80 3. 2×(28+12) (26+37)÷9 64÷(4×2) =80 =7 =8 4. 买 2 套这样的校服,要用多少元 (24+20) ×2 = 44×2 = 88 (元) 答:买 2 套这样的校服,要用 88 元。 5. 一本书有 79 页,小春已经看了 31 页。他准备用 4 天看完剩下的,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79-31)÷4 = 48÷4 = 12 (页) 答:平均每天要看 12 页。 6. 丽丽买一种笔记本,付了30元,找回 6 元。她买的可能是哪种笔记本 买了多少本 (30-6)÷4 = 24÷4 = 6 (本) 答:她可能买的第一种笔记本,买了6本。(答案不唯一) 小括号( ),又称为圆括号,是17世纪荷兰人吉拉特首先使用的。在这之前,曾经有人用“———表示算式中先算的部分。例如,50- 应先算 15+12。 三年级同学收集的易拉罐数量如下表。易拉罐每 3 个 1 元,卖出这些易拉罐一共可以收入多少元 (23+21+27+25)÷3 = 96÷3 = 32(元) 答:卖出这些易拉罐一共可以收入 32 元。 练习二 1. 先填空,再列出综合算式。 7 4 28÷(24-17)=4 21 84 (16+5)×4=84 2. =25 =52 =100 =9 =82 =2 3. 说说下面各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56-(32-18) 60+40÷5 (89-41)÷6 49-(27+14) 3×(7+6) 92-12×4 =42 =68 =8 =8 =39 =44 4. 在每组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 ”。 5. 三年级二班 38 个同学参加大课间活动,跑步的有 14 人。剩下的平均分成 6 组打乒乓球,每组有多少人 (38-14)÷6 = 24÷6 = 4 (人) 答:每组有 4 人。 6. 一位顾客预订了 80 个蛋糕,已经烤好 24 个。如果每次烤 8 个,剩下的还要烤多少次 (80-24)÷8 = 56÷8 = 7 (次) 答:剩下的还要烤 7 次。 7. 3×9+5= 5×7+6= 9×4+7= 7×7+4= 4×6+2= 8×8+6= ... ...